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法暖家事融霜雪 心灯照彻少年途 ——桂林市临桂区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工作纪实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事纠纷的妥善化解关乎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宁。近年来,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家事少年审判改革创新,聚焦专业化审判、深化源头预防、延伸司法职能,以法为盾、以爱为桥,书写守护家庭幸福与少年成长的温情篇章。
专业审判与刚性守护:
筑牢未成年人权益“防护墙”
当家庭矛盾升级为暴力侵害时,法院则毫不犹豫地亮出法律利剑。
2025年3月,临桂法院接到一起离婚纠纷的当事人再次提起的离婚诉讼请求。法官深入梳理案情发现,前一次判决后,夫妻二人关系并未改善,父亲仍多次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法院立即行动,纠正不当家庭教育行为,引导父母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打骂孩子属违法行为,严重者可被撤销监护权!”法官李冬文向孩子父亲严肃宣讲《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反家庭暴力法》,并将一纸《家庭教育指导令》同步送达孩子父母手中。在充分尊重未成年人意愿的情况下,经过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离婚协议,并就孩子抚养、探视问题达成一致,签署了《家庭教育责任承诺书》。结案后,法官对孩子母亲持续电话回访了解到,孩子在父母的平和分手中获得了双份关爱。
临桂法院将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置于突出位置,组建了家事审判和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案件“二审合一”的专业审判团队。从离婚纠纷中抚养权的归属,到刑事案件里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审判团队法官始终把“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刻在心头。
2022年至2025年第三季度,该院共审结各类家事案件1812件,其中调解撤诉950件,调撤率达52.43%。逐年提升的数字背后,是法官们无数次耐心倾听、专业调解和修复情感的尝试,努力弥合家庭裂痕,避免孩子成为父母纷争的牺牲品。
对于家暴受害者,法院更撑起法治的“保护伞”。2025年,临桂法院依法迅速审查并发出1份人身安全保护令,同步送达公安机关、社区居委会,共同筑起“隔离墙”,让家暴受害者真切感受到安全与尊严的回归。
深耕校园与源头预防:
播撒法治种子,织密校园“安全网”
“很多同学对校园欺凌的认知还停留在打架斗殴上,其实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隐蔽和复杂……”10月20日,临桂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秦树忠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来到临桂区第三中学讲台,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法治课。他将预防校园欺凌、防电信诈骗、交通安全、禁毒四大核心内容,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安全指南”,结合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利用身边鲜活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将抽象法条转化为生活准则,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课后,秦树忠与学校领导、班主任、家长、学生及社区代表共同剖析校园欺凌防治难点,让法治副校长的作用从课堂延伸到校园治理的深层。
将法治的种子深植于青少年心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治本之策。临桂法院精心选派12名政治素质高、法律实务经验丰富且擅长青少年沟通教育的法官,担任辖区内中小学及幼儿园法治副校长,推动普法教育的触角向城乡延伸。近五年,该院共开展各类法治进校园活动39场,从书声琅琅的城区小学到偏远的乡镇教学点,孩子们在“模拟法庭”角色扮演中体验法律的威严,在互动问答中争先恐后地学习自护知识,法治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生根发芽。
法治副校长不仅是普法者,更是校园安全的守护者和推动者。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临桂法院发现某学校在预防学生欺凌、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法院主动向学校发出《司法建议函》,详细指出问题,要求强化安全教育,细化学生行为规范,优化伤害事件处置流程。学校收到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整改并回函反馈,制定《课间活动安全守则》,建立伤害事件快速响应机制,有效促进校园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实现了“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协同联动与情感唤醒:
画好守护未来的“同心圆”
礼堂灯光暗了下来,屏幕上出现留守儿童小林的作文,“爸妈离婚后,我没再吃过生日蛋糕”的文字刺痛人心,观众席传来压抑的抽泣。2025年“5·15国际家庭日”,临桂法院在崇文小学举办了这场特别的“‘家’倍爱、护未来”主题活动,75组家庭齐聚一堂,在公益短片的静默中沉思,在真实案例的剖析中警醒。这场活动既是一次亲子的双向奔赴,也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坚实足迹。
涉未成年人问题的根源,往往深植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临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敏锐洞察到这一点,将审判职能进一步延伸至家庭教育的指导与唤醒。
法院严格落实责令监护人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制度,对失管失教的监护人及时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联合妇联、社区、关工委等力量共同参与,引导家长“依法带娃”。2025年,临桂法院已开展8次跟踪回访,涉及15个家庭,法官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了解未成年人现状与困难,为迷途少年及其焦虑的家长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乃至职业规划指导,让司法的温度融化了隔阂的坚冰,有效唤醒了“缺位”的家庭责任。
对于已经误入歧途的少年,临桂法院更注重用真情与关怀引导其走向新生。10月13日,临桂法院法官前往自治区未管所,对8位罪错少年集中开展回访帮教。法官不仅带去了精心挑选的书籍与教学器材,丰富他们的改造生活,还带来了专门录制的家人寄语视频。
“妈妈等你回家吃饭!”当屏幕亮起,家人熟悉而关切的面庞出现,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殷切叮嘱响起时,瞬间击中了少年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成为一次深刻的灵魂叩问与情感唤醒。
这一次帮教活动生动诠释了人民法院在少年审判工作中“教育、感化、挽救”的核心方针,进一步巩固了帮教成效,用真情与关怀引导罪错少年走向新生,展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与温度。
(作者:邓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