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法润壮乡“贝侬”亲 司法为民绘新“枫”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法润壮乡“贝侬”亲 司法为民绘新“枫”

  法润壮乡“贝侬”亲 司法为民绘新“枫”

  ——广西马山县人民法院“三项实践”创建基层治理新样本

  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的壮村瑶寨间,马山县人民法院以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引领,扎根基层、贴近群众,将“贝侬”文化的调解智慧融入司法实践,创新打造出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法治样本。在这里,法官与“贝侬”调解员并肩而行,以生态司法守护绿水青山、解纷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普法融情促进民族团结,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绽放出司法为民的绚丽光彩。

  生态司法筑屏障,守护绿水青山底色

  近年来,马山县人民法庭与检察机关建立专业协作机制,选派业务骨干组建环境资源案件审理团队,对非法占用林地、污染水体等涉生态案件实行“集中管辖、专业审理”,通过精准裁判形成有力震慑。

  作为马山县环境资源案件集中审理阵地,古零人民法庭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司法审判作为重点工作,构建起“审执+预防+宣传”的生态保护司法链条。

  2025年7月,马山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共同走进古零人民法庭,以“两长同庭”模式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案件。被告人黄某在未取得相关许可的情况下,非法猎捕国家保护动物并售卖,法庭结合案件事实与证据,当庭判处陆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庭审邀请了周边村民、生态护林员及“贝侬”调解员等50余人旁听,并吸引网络平台二十余万人次在线观看庭审直播普法,庭后通过“以案释法”讲解相关法律后果。

  “多亏法庭及时介入,不仅惩治了破坏生态的行为,还让我们知道了保护山林的重要性!”弄拉屯村民蓝大哥感慨道。

  2021年以来,古零人民法庭审理涉生态环境案件98件,其中1件非法砍伐林木案的被告人不仅被判处刑罚,还需承担“补植复绿”责任,实现“审理一案、修复一片”的效果。针对案件中发现的生态治理漏洞,法庭向镇政府、林业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建立山林巡查、水体保护等长效机制,从源头预防生态侵害与纠纷。同时通过 “贝侬”调解员在传统民俗节日深入弄拉景区、羊山村等生态重点区域,通过案例讲解、山歌普法等方式,向群众普及《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截至目前,已开展生态法治宣传8场次,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让“守护生态就是守护家园”的观念在壮乡落地生根。

  解纷赋能促振兴,情系乡村暖民心

  “土地能及时续租种上玉米,今年的收成有盼头了!”今年春耕时节,古零镇羊山村村民曾某看着自家流转的土地重新耕种,难掩喜悦之情。这背后,是马山县法院高效化解96户村民与黄某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成果。

  2023年,因合作社经营不善,黄某拖欠81.69亩土地租金11万余元。古零人民法庭联合镇政府、村委会及“贝侬”调解员组成专班,多次入户勘查,协商调解。经过一个多月努力,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解除合同并分期支付租金,大棚转租后村民放弃复垦费,让土地及时回归生产。

  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当中,马上县人民法院构建起“法庭+巡回审判点+‘贝侬’调解工作室”的全域解纷网络,不仅聚焦土地等农业生产核心矛盾,更紧盯农村劳动力权益保障,为乡村劳动者筑起“权益防护网”。

  作为司法服务的“毛细血管”,古零人民法庭法官践行“如我在诉”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经验。法庭推出“周末法庭”“错时调解”服务,将庭审开到田间地头、村屯院落,2021年以来法庭开展巡回审判6场次,就地化解邻里纠纷、赡养纠纷等乡村常见矛盾85件。同时,法庭优化涉企纠纷审理机制,对辖区建材租赁、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纠纷实行“快立快审快调”,邀请行业“贝侬”参与调解,今年已化解涉企纠纷64件,帮助企业挽回损失1544万余元,为乡村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普法融情聚同心,共绘民族团结画卷

  “‘贝侬’本是一家人,遇事商量莫相争……”在古零人民法庭“民族团结同心圆”主题园里,壮族调解员用山歌传唱法治知识,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

  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的法庭,古零人民法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法治宣传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普法促团结、团结助治理”的特色路径。

  设立在古零人民法庭内的“马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培训基地(‘贝侬’调解员培训基地)”,是培育民族团结解纷骨干力量的重要平台。基地结合壮瑶民族“重情义、讲和谐”的民俗特点,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模拟调解”的方式,邀请政法干警、资深“贝侬”调解员、民族文化学者等授课,内容涵盖《民法典》重点条款、双语调解技巧、民族习俗与法律适用的融合方法等。2025年以来,基地已开展2期培训,覆盖各族调解员120余人次,其中80%的学员来自壮、瑶村寨。学员在培训后回到村屯开展“点对点”普法50余场,化解涉民族习俗纠纷18件。

  “我知道怎么用‘贝侬’的身份去讲法律、用民族的话化解矛盾,现在村里的纠纷越来越少了!”古零镇乐平村党支部书记卢文伦说。

  马山县人民法院着力打造“双语司法服务”品牌,配备精通壮汉双语的法官、书记员,在诉讼服务窗口设立“双语接待岗”,在案件审理中尊重少数民族当事人使用本民族语言诉讼的权利。2021年以来,古零人民法庭用壮语办理案件约800件,让少数民族群众“听得懂法、说得清诉求”。法庭打造的民族文化宣传阵地展示着民族团结故事、双语法律条文,成为辖区各族群众学习法律、交流互动的“连心站”。

  同时,古零人民法庭打造“贝侬”说法普法宣传品牌,联合统战、妇联等部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双语普法进屯”“模拟法庭进校园”等活动。

  今年“三月三”期间,法庭干警与“贝侬”调解员走进古寨瑶族乡,用瑶语、壮语讲解《民法典》中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内容,发放双语普法手册3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60余人次,深入学校开展“反校园霸凌”“未成年人保护”等主题宣讲,覆盖学生1200余人次。

  “我们将继续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把司法服务做得更实、更细、更暖,让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谐扎根在壮乡。”马山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蒋铁滔表示,法院将持续深化生态司法、乡村解纷、民族团结三项实践,为马山县基层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作者:田野 蓝玉喜)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

  • 福建南平第二届“朱子杯”中华诗词大会总决赛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