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法院系统首家法治乡愁书屋落地大理古城法庭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全国法院系统首家法治乡愁书屋落地大理古城法庭

来源:云南高院2025-09-26 13:33

9月18日

全国法院系统首家集法治教育、文化传承

与社区服务于一体的“法治乡愁书屋”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市人民法院古城人民法庭落地

全国法院系统首家法治乡愁书屋落地大理古城法庭

该书屋由人民法院出版社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大理州中级人民法院和大理市人民法院联合打造

旨在通过空间场景布置、法治文化内涵、社会公众服务

实现法治文化从“文本”走向“生活”

推动边疆地区法治建设

全国法院系统首家法治乡愁书屋落地大理古城法庭

  “法治乡愁书屋”秉持“法治为本、乡愁为魂、书屋为体、服务为民”四大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公众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书屋共分法治文化传播区、法官专业素养提升区和乡愁记忆区三大功能板块。法治文化传播区是书屋的“法治窗口”,集中展示法律书籍、普法宣传手册、法治漫画绘本、数字书籍及特色文创产品,并积极向公众推广“法信”App,让专业法律资源触手可及;法官专业素养提升区则聚焦司法队伍建设,不仅满足本院工作人员的学习需求,更为全国各地法院同仁提供交流学习机会,搭建起司法专业人才成长与交流的优质平台;乡愁记忆区生动展示本地乡土文化、历史记忆与风土人情,唤醒公众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让法治建设扎根于深厚的乡土文化土壤。

全国法院系统首家法治乡愁书屋落地大理古城法庭

  “法治乡愁书屋”启动仪式上,人民法院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余茂玉发表致辞。他指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法治乡愁书屋”以首创的方式落地大理市法院古城法庭,是在法治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发展道路上的一次积极探索,书屋承载着法治文化传播的新阵地、乡愁文化的传承之所、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的多重期望,希望书屋能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抹重彩。希望大家携手共进,以法治为笔、以乡愁为墨,共同描绘大理乡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全国法院系统首家法治乡愁书屋落地大理古城法庭

  随后,人民法院出版社向古城法庭捐赠了大批优质法律书籍,为书屋充实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人民法院出版社还将以数字赋能的方式援建“法治乡愁书屋”,通过向“法治乡愁书屋”赠送数字化平台“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和“东法基层法治服务平台”数字化资源,助力当地法院文化建设和基层治理工作。仪式结束后,首批“阅读者”怀着期待走进“法治乡愁书屋”,在浓郁的书香与法治氛围中,开启了阅读与学习的美好时光。

全国法院系统首家法治乡愁书屋落地大理古城法庭

  “法治乡愁书屋”的落地,不仅是一次文化空间的创新构建,更是将法治文化从“文本”推向“生活”的生动实践。未来,书屋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与文化特色,以多元化服务激活边疆法治建设活力,为推动大理地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升公众法治素养、传承乡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成为边疆大地上一道兼具法治温度与文化情怀的亮丽风景线。

  来源 | 大理市人民法院

  作者 | 何乐琴

  摄影 | 戚雪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