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护航“丰收节”】司法“魔法棒”化解田埂“恩怨咒”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护航“丰收节”】司法“魔法棒”化解田埂“恩怨咒”

来源:穆棱市人民法院2025-09-24 16:01

  金秋时节,稻浪翻涌。为确保申请人土地及时收回、不误农时,保障秋收成果,黑龙江省穆棱市人民法院下城子人民法庭联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律服务所等部门,对一起拒不返还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开展联合强制执行行动,成功将涉案的5.27亩土地交还给申请人,有力维护了法律权威和申请人合法权益。

  涉案土地坐落在穆棱市下城子镇保安村,保安村地处穆棱河畔,土地肥沃,是穆棱重要的粮食产区。案涉的5.27亩土地,位于村东小河边。这里风景秀美,却暗藏着两家人因土地纠纷引起的风波。

【护航“丰收节”】司法“魔法棒”化解田埂“恩怨咒”

  2024年,因案涉土地权属和使用问题,村民袁某与原告产生激烈纠纷。该土地由袁某断续耕种多年,两家人相互抢种,你种我毁,你毁我种,既耽误了农时,又影响了乡情。2024年8月,原告就与袁某土地经营权问题,向穆棱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袁某向原告返还位于下城子镇保安村东小河边田地的土地。一审袁某不服判决后上诉,2025年5月二审维持原判。在二审期间,袁某心存侥幸,仍强行种植,时值秋收,原告申请强制执行。

  考虑到秋收农时紧迫,为保护双方权益,避免再次出现毁苗、破坏等恶劣情形发生,下城子法庭庭长王艳新联合乡镇派出所、司法所人员共同前往见证执行,最大限度减少对农事影响,并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护航“丰收节”】司法“魔法棒”化解田埂“恩怨咒”

  执行过程中,原被告双方再次产生激烈冲突,被告拒不返还土地。法官再次明晰法理,并表示对于今年土地收割问题,因袁某今年种植粮食时是在二审程序中及土地未交付时,袁某种植后生长出的粮食,为袁某个人劳动所得。现因二审判决生效,该案涉土地虽然应返还给原告,但袁某今年种植在该土地上的粮食应该让袁某进行收割。派出所民警与司法所人员也分别为双方针对类案进行解读,最终,袁某在法律震慑和情理感召下,表示服从判决,不再阻挠执行,原告也对收割问题予以认可。执行干警依据判决书精确的描述,现场指界、确认。在多方见证下,涉案土地被当场顺利交付给原告,丰收的水稻依然归耕种人袁某所有。这一结果既维护了原告对土地的合法所有权,又充分考虑了袁某的实际付出,两家的噩梦也终于有了了结。

【护航“丰收节”】司法“魔法棒”化解田埂“恩怨咒”

  法官在执行结束后,就地结合本案案情向村民们进行法治宣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集体土地权益观。“每一寸土地都是村民的‘饭碗田’,依法依规使用是底线!联合执行+现场普法,我们将法治的种子种进村民的心田,也用法治的力量护航丰收的金秋。”下城子法庭庭长王艳新这样说。

【护航“丰收节”】司法“魔法棒”化解田埂“恩怨咒”

  近年来,穆棱市法院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人民法庭为前沿阵地,积极探索涉农纠纷“源头预防+高效审理+刚性执行+法治教育”的全链条解纷护农模式。此次行动,正是该院发挥职能作用,能动司法守护黑土粮仓、保障集体权益、服务秋收生产的生动缩影,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护航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法治动能。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 浙江金华:推进乡村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全覆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