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打12345叫来救援直升机!密云区受理涉汛情诉求3464件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打12345叫来救援直升机!密云区受理涉汛情诉求3464件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8-14 13:14

  密云区日前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加之上游来水骤增、突发山洪,带来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急时刻,“12345”热线架起了救援群众的“生命桥梁”。

  7月28日凌晨4时,家住北庄镇涧子峪村的张女士发现雨水漫进了院子里,赶忙叫醒了家人,准备用装满玉米的袋子堵门。谁料,洪水如猛兽般涌入,站在门后推门的3个孩子瞬间被打倒,一家7口人被困在水深一米多的房子里。

  “我父亲刚做完直肠癌手术,伤口长时间暴露在水中容易感染,母亲患有心脏病,在院子里紧紧地抱着方钢柱子怕被水冲走,吓得够呛,我们只能奋力把老人和孩子安排在高处。家里断电也没信号,当时的情况实在太紧急了。”张女士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还有她和姐姐及三个孩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女士仍心有余悸。暂时安置好家人后,张女士拿着手机出门寻找信号,拨通了12345热线求助。

  张女士的求救信息由市市民热线中心派发至密云区分中心。时间就是生命。区中心值守人员立即提级响应,直接联系张女士安抚情绪,在断断续续的信号中,向张女士问询了救援地点,紧急与区应急管理部门沟通对接,告知被困人员情况和位置,协调其安排直升机转移营救被困人员。

  “别慌,直升机马上去解救您和家人!”区城指中心的电话回复稳住了张女士一家的心神。因地面受灾严重,直升机几次尝试都无法降落,工作人员一边持续安抚,一边联系地面接应人员。在镇政府组织的救援人员的接应下,直肠癌术后的老人及其患有心脏病的老伴终于被转移至北庄镇政府,其他家人也被接往安置点。

  如今,站在满是淤泥的家中,张女士及家人说起那通“生命热线”仍难掩激动:“当时真是叫天天不应,是那通电话让我们知道,有人在为我们拼命。现在虽然还有难处,但政府一直帮我们想办法,心里就踏实多了。”

  这通7口之家的求救电话,是暴雨中无数紧急诉求中的一个。记者获悉,汛情预警以来至8月10日,密云区共受理汛情诉求3464件。面对罕见强降雨引发的大量诉求,区城指中心共安排160人次参与夜间值守,24小时紧盯涉汛工单,对通讯失联镇街的求助工单,直接响应办理,协调救援,让诉求响应从“后台协调”延伸到“前台攻坚”。截至目前,区城指中心直接参与办理涉汛诉求428件,帮助联系失联人员、核实受困情况,协调救援紧急工单91件。值守人员将一个个求救信号转化为救援指令,连接起被困群众与救援力量,为生命安全抢出时间。

密云区城指中心暴雨期间值守。

  通讯修复后,为更好援助受灾镇的工作,区城指中心还指派9名业务骨干到受灾严重的镇协助办单,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帮助相关单位减轻接诉即办工作压力,将更多人员力量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平时我们是‘协调员’,但汛情不等人,群众的事更等不得。不管是在后台督办,还是到前线办单,能让诉求有回音、群众得安心,就是我们该做的事。”密云区城指中心主任王雪说道。

[ 责编:刁慈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津大学庆祝建校130周年

  • 坚守岗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