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司法执笔绘青绿 贺江潮涌护安澜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司法执笔绘青绿 贺江潮涌护安澜

  司法执笔绘青绿 贺江潮涌护安澜 ——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纪实

  阳光下的大桂山林场六排分场,金灿灿的黄花风铃木随风摇曳。这片由法官带领破坏生态的社区矫正人员亲手补种的“新生林”,不仅是生态画卷中的亮丽风景,更是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成效的生动注脚。三年来,八步区法院以专业化审判为笔、联动机制为弦、创新普法为种,在贺州这片森林覆盖率高达73.19%的生态绿地上,奋力书写着守护绿水青山的司法答卷。

  专业化审判:破局生态司法“拦路虎”

  “以前环境资源案件分散审理,流程繁复,效率难保障。”八步区法庭廖莹法官的感慨,道出了生态司法曾经的困境。2022年,八步区法院率先推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并于2024年4月成立贺州市首个“环境资源+金融审判”专业化法庭,实现案件类型化、高效化审理。

  专业知识曾是环境审判的难点。八步区法院创新引入环境科学、生态学背景的“专家型”人民陪审员。在非法猎捕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禾花雀案庭审中,陪审员陈伟以科学视角阐释生态链价值:“小小禾花雀的消失,意味着生态天平的倾斜。”被告人黎某某当庭认罪,此后更从“捕鸟人”蜕变为“护鸟人”,成为乡野护鸟宣传员。

  森林碳汇赔偿案的司法创新更是在广西首开先河。2023年5月,冯某、陆某滥伐林木案中,八步区法院法官盘桂淑首次引入“碳汇”理念:“原地复植补种无法弥补森林‘碳汇’损失。破坏森林资源的刑事犯罪行为,损害林木本身,也损害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调节服务功能。”二被告心悦诚服,当庭自愿缴纳碳汇赔偿金。这一判决实现了从“看得见”的破坏到“算得清”的损失,再到“全链条”救济的重大突破。

  2023年以来,八步区法院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316件,24件适用碳汇赔偿机制,罚金与生态修复费用缴纳率达100%,培育的典型案例连续三年入选广西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跨域联动:奏响三省一江“协奏曲”

  一条贺江串联桂粤三地,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需打破地域壁垒。2022年,八步区法院与广西苍梧县人民法院、广东封开县人民法院签署《贺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意见》,联合设立省际司法协作联络站,架起跨域沟通、案件移送、执行协作的桥梁。三年来,联席会商、联合修复成常态。2024年“世界环境日”,三地法官齐聚贺江中游共商流域保护、携手增殖放流,数万尾鱼苗跃入清波,激荡司法协作的涟漪。

  鳄蜥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其全球种群数量的1/3分布在八步区境内的大桂山。针对鳄蜥保护,八步区法院继建立全市首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后,2024年7月推动成立全国首个“鳄蜥司法保护协作中心”,联合八步区检察院、大桂山鳄蜥保护区管理中心攥指成拳,在打击犯罪、栖息地保护、生态修复等领域形成合力,为鳄蜥守护天然家园。

  司法协作再拓新疆界。“林长+法院院长+检察长”的“三长”协作机制,打通林业执法与司法“最后一公里”。2023年4月,合面狮湖国家湿地公园司法修复基地应运而生;每年定期组织涉林案件社区矫正对象补植复绿和巡护。惩罚、教育、修复在此实现了有机统一。“亲手种活树苗,才懂破坏的代价!”一位矫正对象坦言。

  “环境资源审判,一纸判决绝非终点。我们的目标是让破坏者真悔悟,让受伤的生态得重生。”八步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胡文佳表示。三年来,贺江流域环境资源案件发案率下降近50%,累计补植复绿120余亩,增殖放流鱼苗7.8万尾。

  法治润心:让生态理念扎根乡土

  “预防优于惩治,根植理念方为长治久安之基。”2024年8月,滦水村村头法槌敲响,八步区法院将涉林犯罪庭审“搬”到村民家门口。“砍几棵树后果这么严重!”村民老陈的惊叹,折射出巡回审判的震慑力。庭审后的环保知识竞赛、法治宣讲,更让生态保护种子深植心田。

  法官生态普法的足迹遍及乡野。2024年金秋时节,他们联合林业部门深入非法捕猎多发的铺门镇,街头普法、入户宣讲。“法院送来乡村善治的‘金钥匙’!”村支书的赞誉,是对“靶向普法”的最佳肯定。2025年“爱鸟周”,法官走上街头以禾花雀案等案例释法,市民手捧精心设计的宣传册连连点赞。

  在八步法庭生态法治宣教馆、生物多样性科普角,法官化身“生态教师”。“我们贺州有这么多珍贵野生动植物,我们该怎么保护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中,法治绿苗悄然萌发。

  从大桂山迎风招展的“司法新绿”,到贺江碧波中繁衍生息的鱼群;从“捕鸟人”的蜕变到孩子们眼中的光芒,八步区法院的生态司法实践已融入贺州山水肌理,浸润于百姓的心田之上。

  “我们将贯彻依法履职、绿色发展、系统保护、最严法治、协同治理等新时代五大环境资源审判理念,扎实推进专业化法庭建设和恢复性生态司法,以高质量司法守护绿色家底。” 八步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欧秉学说。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庆升旗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 图片故事丨用民族美食“烹”出文旅融合新滋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