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金城江:“四维聚能” 让判决从“纸上”落向“心间”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广西金城江:“四维聚能” 让判决从“纸上”落向“心间”

  初夏的傍晚,暮色四合,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灯光依然通明,走廊里锦旗上的“公正高效 为民解忧”八个大字无声地陪伴着依然忙碌的执行干警们。今年以来,金城江区人民法院以“跨域破壁、精细管控、民生靶向、开门纾困”四维聚能机制为抓手,实现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双升,首执终本率稳步压降,847件案件的胜诉人权益高效兑现,5574.6万元执行款及时着陆,让胜诉当事人的司法获得感从“纸上”稳稳落向“心间”。

  交叉执行破解“地域壁垒”

  “叮铃铃 ——”执行法官韦德思的手机突然响起,2025年2月21日一早,远在吉林长春的申请执行人隔着电话对他连声道谢:“法官,案款我们已收到,非常感谢,辛苦您了!欢迎您有机会到我们东北来!”这起横跨3000公里的借款合同纠纷案,曾因“异地查人找物困局”久执未结,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该案由金城江法院执行。

  作为“交叉执行”专班的成员,韦德思接过“接力棒”后,组织办案团队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进行全面梳理,迅速锁定了被执行人江某的财产线索——江某曾在河池市某保险公司投保购买了1份保险产品,经验算,此份保险产品退保后保单现金价值足以履行该案债务,韦德思当即要求保险公司协助扣划。7个工作日后,2210元案款跨越山海,抵达申请人账户。

  自在全市率先推进“交叉执行”机制以来,这个由5名精兵强将组成的专班已成功攻克案件58件,执行到位7406.6万元,曾经让当事人望而却步的“地域藩篱”,在“异地换将”的攻坚中逐渐土崩瓦解。

  精细化管理练就“绣花功夫”

  从“一人包案到底”到“事务集约+专业团队”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该院打造“1个指挥中心+5个执行团队+4个关键流程节点”的精细化管理体系,让执行权运行更规范、更透明。

  “小标的不等于小民生。”执行局局长韦怀明表示,“我们实行‘一次有效执行’标准,要求首次查控覆盖支付宝、微信等10类账户,创新‘执行+网格’机制,共摸排被执行人线索9230条。”

  “我受伤到现在都快四年了,今天终于拿到了赔偿款,感谢法院为我讨回公道!”2025年4月21日,金城江区法院执结了一起劳务纠纷“骨头案”,案件申请人韦某看着账户上刚刚汇入的14.89万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案件的执行过程中,执行指挥中心通过“总对总”全国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像“筛子”一样过滤每一笔资金流动。当被执行人劳务公司的账户突然新进一笔款项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执行指挥中心立即启动“截留—冻结—扣划—发放”流水线作业。从立案到结案,仅用22天,这份“司法效率”让申请执行人韦某直呼“没想到”。

  专项行动守护“小案民生”

  “莫某福,你们的经济补偿金到账了!”2025年5月16日,执行局书记员林芸的一通电话,让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农民工老莫愣在原地。8名工友、近20万元薪资纠纷,从立案到结案仅用20天,这也是金城江法院“民生靶向”执行的缩影。

  在该院的诉讼服务中心里,“农民工工资绿色通道”的标识牌格外醒目。在这里,赡养费、抚养费案件享受“三优先”待遇,最快8天就能到账。

  针对涉民生案件,该院持续开展“暖冬护薪”“舟济民生”等专项执行行动,累计拘传长期“躲猫猫”“玩失踪”的被执行人46人,扣押车辆88辆。设立曝光平台,在城区商圈大屏、村镇公告栏滚动发布“失信名单”,已有154名被执行人迫于舆论压力主动履行。

  今年以来,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涉农民工工资案件8件,追回劳动报酬7.1万元,为5名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12.6万元,75% 的赡养费案件实现自动履行。

  领导接访化解“急难愁盼”

  “杨老伯,您的案子我们已经启动‘一案一账户’追踪系统,今天就能查到最新进展。”每周一执行局接访中心,面对焦虑的申请人,接访的局领导总是在递上一杯温水后,打开电脑有关页面耐心地答复。

  这种“透明接访”模式自2025年5月22日开展以来,让16件信访案件当场得到回应,4个“老大难”问题现场敲定解决方案。针对接访中发现的案款发放慢问题,该院建立“15 日督办令”制度,确保每一笔执行款在到账后半个月内直达当事人手中。“以前跑十趟问进展,现在局领导接访一次就明白了,心里也踏实了不少。”杨老伯感慨。

  数据无声,却最有分量,实干无言,却最见担当。“执行工作是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金城江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淑波表示:“我们将继续以改革创新为笔、以司法为民为墨,让执行利剑始终高悬、让司法温度始终可触,在‘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答卷上,写下更有分量的答案。”

  (作者:罗铁真)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 冀东小麦收获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