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交通部门多举措护航2025年高考出行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北京交通部门多举措护航2025年高考出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6-05 15:56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 吕少威)2025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10日举行。记者今天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为保障考生顺利出行,北京交通部门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围绕公交、地铁、出租车及网约车等领域推出系列暖心服务举措,全力营造安全、便捷、舒适的考试出行环境。

  高考期间,地面公交将对途经考点的公交线路精准施策。增加运力安排,重点在每场考试前1小时加密行车间隔,保障考生顺利乘车;依托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研判沿线道路情况和车辆运行速度,灵活采用场站备车、区间车和快车等措施,确保线路秩序平稳;在重点站位安排人员现场值守,实时掌握运营情况、及时疏导客流、处置突发情况,确保安全平稳运营。考试期间,相关公交线路途经考点周边时,将禁止鸣笛,暂停使用车辆报站机外扩音和转弯提示音,同时,对个别与考场较近的公交车站,途经线路在部分时段采取临时甩站措施,并及时发布线路临时调度措施,为考生创造良好考试环境。此外,公交集团还加强驾驶员安全文明行车教育,提前开启所有车辆空调,为考生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服务。

  地铁方面,各线路临近考点的车站将设置“三优”通道,考生及家长凭准考证即可享受“优先购票、优先安检、优先进站”服务。车站在自动售票机、安检点及闸机处增派工作人员,优先处理考生搭乘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特殊状况,助力考生快速通行。出站环节,站点通过张贴出站引导标志、派发考点地图、增派引导人员等方式,为考生提供清晰指引。同时,临近考场的车站还设立“考生服务台”,精心准备包含2B铅笔、橡皮、尺子等应考物资以及消毒纸巾、创可贴、风油精等应急物资的“爱心文具袋”,考生可凭本人准考证免费按需快速领取。此外,考虑到夏季天气炎热,各车站均配备一次性雨衣、医药箱、防暑降温用品等物资,并持续优化“双温车厢”服务,全方位提升考生乘车的舒适度。

  出租车和网约车方面,各网约平台对目的地为考场的实施优先派单,并优化线路规划,确保考生按时、安全到达考场。同时,共产党员车队、首都的士雷锋车队等多个公益服务组织已连续18年开展免费“爱心送考”活动。车队同步开通路面巡游送考与昌平区高考考点定点服务两种模式,确保考生随时随地都能便捷用车。送考车辆均配备矿泉水、备用文具、便携急救包等应急物资。

  共享单车方面,6月6日至10日,全市范围内关闭共享自行车语音提示功能,减少噪音干扰,为考生创造安静的应试和休息环境;同时,加大共享单车巡查力度,严格控制考点周边车辆投放数量,并于每日考前对考场周边淤积、乱停车辆进行全面清理,全力保障考场周边交通秩序畅通。

  此外,全面开展考点周边交通运行监测调度工作。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强化对高考期间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交通运行情况监测,并会同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及行业企业加强会商调度,强化交通疏导管控。同时,将密切关注高考期间的交通动态,一旦出现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考点周边道路的交通秩序井然。

  北京交通部门呼吁广大市民,高考期间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并错峰出行,减轻路面交通压力;驾车出行时,如遇送考车辆请主动礼让,途经考点周边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自觉做到不鸣笛、不强行,共同为考生营造安静、畅通的考试环境。(完)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0000列

  • 广东潮州:积极应对台风“杨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