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护照是我们出入境和到国外旅行、居留的国籍证明、身份证明,签证则是主权国家准许外国公民或者本国公民出入境或者经过国境的许可证明……”讲台上,北京边检总站执勤四大队民警王晨光正在认真讲述出入境证件的相关知识。3月27日,该队“春语”多语种服务组民警走进春天的北京语言大学校园,在鸟语花香中开启了一场普法之旅。
“护照有效期不足六个月能否正常出入境?”“国外的朋友想来北京找我,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是什么流程?”“签证和签注有什么区别?”“出境都有哪些流程?”“在国外丢失护照怎么办?”面对这些常见问题,边检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为计划出国交流的学生开展行前辅导,助力其“平安留学”。
结合工作实际,王晨光分享了民警在从事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持用伪假证件、持用变造证件、扰乱口岸限定区域管理秩序等代表性案件。通过这些典型案例和互动问答,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护照法》等法律法规,通过“以案说法”,增强学生法治意识。
“以后遇到出入境相关问题,可以随时拨打国家移民管理局12367服务热线。”民警原琳话音刚落,学生们就都打开手机,记下“12367”这个号码。
“法律不仅是约束,更是照亮前路的灯塔。”北京边检总站执勤四大队执勤三队教导员马丽芳表示。此次普法活动是该队“法治进校园”系列的首站,未来该队将持续深化“警校联动”,通过定制化普法课程、“春语”多语种服务组进校园、云端“法治小课堂”等形式,构建长效合作机制,让法治意识如春风化雨,滋养青春成长之路。(崔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