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司法力量助推“六大保护”融合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司法力量助推“六大保护”融合

来源:《中国城市报》2025-03-31 13:27

  又到一年开学季,为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共建平安校园,大兴法院组织该院20余名法治副校长与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5000余名师生在校园或法庭内开启了新学期的法治之旅。

  而“开学第一课”等校园普法活动,正是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大兴法院)落实“六大保护”(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构建“法护未来”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

  专业法官带队

  配齐配强司法守护力量

  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是有效回应社会关切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有力切入点,为此大兴法院特设未成年人审判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院领导亲自带队督办工作事宜,并成立专门的审判团队负责未成年人保护与预防犯罪工作,从各部门选派经验丰富、亲和力强的法官担任辖区25家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做到统筹推进、全面参与、责任到人。

  2021年,大兴法院在黄村人民法庭挂牌成立了“少年家事法庭”,经过两年的运行积累,根据审判实践与司法治理需求,于2023年将少年法庭调整至刑事审判庭,并进一步整合审判资源,充实工作力量。目前,未成年人审判团队均按照“1法官+1书记员”模式组建,且注重保持稳定性,法官和书记员多年从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

  为了打造专业过硬的审判团队,大兴法院建立“新知课堂”,定期组织团队干警学习。一方面学习新法新政、研讨典型案例、交流办案经验,让审判人员互学相长,及时掌握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的最新司法动态,统一法律适用,确保严格公正司法。另一方面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综合知识学习,培养“一专多能”的未成年人审判团队,以便更好地完成延伸帮教、法治宣传等工作。

  与此同时,大兴法院不断强化审判经验总结,注重案件向案例转化。围绕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校园欺凌、性侵、虐待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等案件,针对性开展司法保护调研,加大理论研究,注重总结审判经验、提炼裁判规则,多篇案例分析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用好最高人民法院法答网、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通过案事例库的评价、引领、教育功能,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减少涉未成年人侵权案件的发生。

  立足审判实践

  不断创新特色工作机制

  “我会好好改正,我还要向我的父母道歉。”交通肇事者小林表示。据悉,未成年人小林在与家人争吵后驾驶汽车出走,却在刚上路不久发生交通事故。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人了解到,青春期的小林已经与父母进行了三年多的冷战,小林一案的解决不仅在于交通事故纠纷的化解,还要修复小林一家破损的亲子关系。于是庭审后,承办人启动“法官半小时”,分别与小林和其父母进行了“一对一”深入沟通。在法官的调和下,小林认识到了自己过激行为带来的危害后果,明白了父母养育的辛苦,小林的父母也了解到了小林多年来的心结,数年的冷战结束了,案件也妥善调解结案。

  “法官半小时”制度,是大兴法院落实“寓教于审”工作机制的创新尝试,指在庭审结束后由主审法官与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半小时以上的“一对一”谈话,在谈话中,法官会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对其进行帮扶教育;会深度了解涉案未成年人的内心感受,进行积极适度的安抚引导;会帮助家庭修复受损关系,恢复良性沟通,鼓励未成年人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提供支持。

  在不断探索适合未成年当事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工作方式过程中,鉴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易受外界影响等情况,为准确探求其真实意愿,大兴法院专门设立了“温馨小屋”,通过玩具、绘本等布置出和谐温馨的环境,帮助未成年人排除外界影响,消解其畏惧、抵触心理,降低其心理负担。考虑到未成年人法律知识薄弱,可能无法准确理解法言法语,法官在沟通时往往下足语言功夫,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常识的运用,提升沟通效率和有效性。认真落实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对于法定代理人及成年亲属不能到场的情形,积极联络被告人所在学校和居住地居委会、村委会代表到场,三年来共为11名未成年被告人指定合适成年人,有效保障了未成年人诉讼权益。

  除此之外,大兴法院持续完善社会调查观护制度,选聘热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退休教师作为社会观护员,在调解或判决结案后进行定期回访,持续关心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2024年对72名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60次,在3件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对4名监护人予以训诫,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提示书及家庭教育指导令3份。在每起涉及未成年人监护、抚养、探望等民事案件中发送《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规范引导作用,督促家长“依法带娃”。

  对于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且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被告人,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坚持教育、感化、挽救为原则,帮助其重回社会、校园和家庭。2024年,已对5名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进行了全面封存。

  联动“六大保护”

  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工作体系

  在发挥审判职能的同时,大兴法院积极联络公安、检察、司法行政、妇联、教委、团委等多个部门,助推“六大保护”融合,积极探索儿童救助协作、性侵害儿童犯罪人员信息公开、不良青少年移送工读学校等措施,促进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协同发力。

  与区妇联创立“伴视家园”,通过人民调解、婚姻家庭辅导、专业心理疏导等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法院、妇联、民政等各部门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中的作用,将情理法深度融合,为化解探望权执行难题提供有益参考,所撰写案例入选“2024年北京市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与区妇联、区司法局、区民政局等部门共同构建的妇女儿童维权“一轴多翼”多元化解家事纠纷机制,全力构建教育引领、调处优先、判决为辅的综合解纷模式,在审理相关案件时,注重对未成年人及家长进行监护评估、心理疏导、亲情修复,多维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2022年,大兴法院推出“1+6法治同行”工作机制,即通过“一镇街一支部”搭建党建共建平台,以“一哨点、一法官、一订单、一课堂、一活动、一通报”等形式融入基层治理,在此基础上,该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也更加细致、多元,通过与社区、村、社会组织等的积极联动,未成年人“法治保护网”织得更细更密。例如,通过搭建与辖区学校的常态化沟通合作平台,大兴法院就审判案例中反映出的教师资质审查、校园监督管理、课外教育培训等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进行法律提示。

  坚持预防在前

  深度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抓前端、治未病”是大兴法院在推进法治建设、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过程中秉持的重要原则,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亦是如此,聚焦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源头治理涉未成年人侵权案件,普法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大兴法院选派26名专业法官及法官助理组成“法治副校长授课团”,定期前往学校开展普法授课,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学校的普法需求,以及当下未成年人相关的热门普法话题,“量身”制定普法课程。

  2024年,共通过“开学第一课”“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线上小课堂等多种方式开展校园普法70余场。尤其在春秋开学季、“六一”国际儿童节等特殊节点,与教委、学校合作,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情景剧展演、辩论会等法治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沉浸式”学习法律知识,“零距离”参与司法互动,增强学法效果,为平安校园建设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此外,大兴法院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开拓线上普法空间,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推出“小兴知法”系列微课堂,针对“粉丝经济”、网络安全、校园欺凌等老师家长关注度较高的问题给出相关法律建议。

  未成年人审判工作被称为“特殊的希望工程”。大兴法院将继续以司法力量助推“六大保护”协同联动、融合发力,推动形成保护关爱未成年人的法治屏障,与社会各界一道守护未来希望。(刘媛媛)

  来源:《中国城市报》(2025年03月31日 第22版)

[ 责编:刁慈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马来西亚 精彩照片都在这儿!

  • 中国“智造”全球抢单 绿色创新引领市场潮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儿童是嗓音障碍的高发群体,更应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
2025-04-17 10:36
大数据若停留在实验室,便失去了意义。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再升级为决策支持。
2025-04-17 10:30
面对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我们亟须构建完备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
2025-04-17 09:30
立足经验,破解问题,继续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2025-04-17 09:27
地月空间是指从地球低轨延伸至月球(约38万公里)以及远至200万公里的空间。
2025-04-17 09:27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鹊系列发动机在其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完成第100台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研制到批量制造的跨越,迈向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2025-04-16 10: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
2025-04-16 10:19
全球首次成功绘制六倍体小麦的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图谱,实现了小麦基因组从“头”到“尾”无缺口的精确组装。
2025-04-16 10:17
从数学上讲,绳结交叉点与量子算法之间的理论等价性已经为人所知数十年,但直到现在才由该团队完全付诸实践。
2025-04-16 10:15
香江四月,风暖潮平,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于4月14日在香港开幕,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勾勒出更包容、更可持续的未来图景。
2025-04-16 10:10
近年来,我国强化统筹规划,产学研用等相关主体密切协作配合,全力强化“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强基、对外合作、历史文化”等五大措施,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5-04-16 10:09
借助一种名为SMART-EM(单分子原子分辨率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摄了催化反应过程。
2025-04-15 11:02
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马蜂窝发布《中国赏花游报告2025》
2025-04-15 10:46
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既为品种权人提供有力保护,又有效规范种业市场,一粒种子伤“芯”被抚平的故事,折射法治对种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2025-04-15 11:00
中国是拥有杜鹃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超过530种。2018年,《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条例》出台实施,形成对百里杜鹃资源保护“有地方性法规、有特设机构、有专岗人员”的立体化保护机制。
2025-04-15 10:58
从概念验证中心起步,一大批创新项目正培育成熟、投入市场,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2025-04-15 10:49
以耕地保护为例,为扭转黑土地退化趋势,我国自2020年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2025-04-14 09:58
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发布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设施开放运行报告,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布局建设37个科技设施,其中16个已向全球开放,包括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4-14 09:57
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常熟下线,将用于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施工。
2025-04-14 09:57
志林肚天牛体色以浅红褐色为主,下颚内缘为黑褐色,触角呈暗红褐色。
2025-04-14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