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2月7日在黑龙江哈尔滨正式开幕。齐齐哈尔市公安局铁锋分局的60名公安民警将赶赴哈尔滨参与执行亚冬会任务。出发前他们接受了一次急救培训,不仅包含了心肺复苏、AED使用,还量身定制个性化培训方案,针对赛事特点和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他们学习了冻伤、昏厥、踩踏事件等的应急处置,为的是提高他们在突发事件中自救、互救能力和紧急处置水平。
齐齐哈尔市公安局亚冬会指挥部 韩克南:我们的民警在接警的时候,就要根据不同警情进行分析判断。民警既是救援处置者,本身也处在危险当中,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专业素质和技能。
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公安民警,长期处于高强度、高对抗和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心理和生理上承受着巨大压力,极易遭遇跌打损伤甚至心脏骤停等重大意外。在公安部政治部印发的2024年爱警暖警行动措施中明确要求,2024年12月底前,基层所队要配备AED等急救设备药品。记者梳理发现,一些地方相关部门已协调社会公益资源助力公安工作,将急救设备配发至基层一线公安,确保紧急情况下民辅警能在第一时间自救和互救。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协会城市及社区安全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少标:急救除了自身原因之外,还有另一个是外在伤害。第一自然灾害,第二事故灾难,第三公共卫生事件,第四个叫社会安全事件。公安局管的暴力犯罪、恐怖袭击,实际上就是能造成我们除了自身疾病之外的外在的伤害四大类。
公安之外,消防、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同样是服务群众的一线人员,由于活动范围大,户外工作时间长,他们极易遭遇自然灾害等四大场景,往往成为突发事件的首批目击者和到达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第一反应者”角色。复杂的外部环境,是他们安全与健康的又一障碍。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协会城市及社区安全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少标:首先到达现场的不一定是最专业的,第一个响应人,可能是我们离得最近的当地派出所,甚至是我们社区民警。你看警察都来了,你穿的制服,你为什么不去施救呢?既有道德风险,可能还有法律风险,不论是公安、消防、卫生部门、应急部门,首先要履行法定职责。
对于公安等一线群体而言,第一时间救人是以法规形式赋予的天职,不能只是等待专业医疗队伍前来施救而自己却无所作为。但他们实际遭遇的场景往往复杂、棘手又暗藏危险。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协会城市及社区安全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少标:我们的一线应急急救人员可能会出现哪些场景呢?比如说有限空间,它就是一个洞,什么都没有,但是当你下去实施救援,可能你自己的命就没有了,因为下面可能是缺氧。灾害还有次生衍生的,你以为危险化学品爆炸,砰一声就结束了,实际上不是 ,可能它过了一个小时之后还有二炸。当我们在实施应急处置,应急救援急救的过程中, 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有限空间的安全知识的话,可能我们既不能够救援别人,反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AED等急救设备的广泛配置与应用,各项急救技能的普及,将极大提升公安民警等群体应急救援效能,降低死亡风险,这是保障他们安全的第一步,还注意到了其他方式对公安民警等人群安全的进一步保障。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协会城市及社区安全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少标:最近国家的法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去年11月1日颁布实施的、新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在总则里面有一条: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条也包括,去救援的人员;还有一条生产安全应急条例,明确有一条,当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当现场的风险和隐患,不能消除的情况下,现场指挥部可以做出应急救援撤离现场的决定,目的是我在救援别人的同时,要保障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就是即使在履行法定职责的时候,也是要保证自身安全。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协会城市及社区安全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少标:国际上大家都有一个共识,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同等的、珍贵的、要予以保护的。你自身作为一个个体是完整有效的,有能力的,你的生命还在,你才能救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