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贵港法院:以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贵港法院:以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西法院网2024-05-28 15:55

  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找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切入点,进一步发挥良法善治功能作用,把能动履职贯穿司法审判工作始终,着力打造“市场有序、法院有为、企业受益”的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4月,全市法院审结涉企纠纷案件19125件,解决商业纠纷用时从2019年的201天下降至79天,执结涉企案件11364件,执行到位金额26.35亿元。

  “快”解纷 赋能发展磅礴动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3年8月,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部署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要立足审判执行工作实际,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持续发力建设“格局一体化、平台多元化、调解专业化”多元解纷和诉源治理体系,推动“诉前重防控、诉中提效率、诉后讲能动”全链条发力。

贵港法院:以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2024年1月24日,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邀请市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到法院调研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

  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贵港市法院打造“多方齐参与、机制共健全、流程更高效、矛盾早化解”的多元解纷工作格局,先后构建“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机制,搭建劳动争议多元解纷平台,全市法院立一审劳动争议案件570件,同比下降31.74%。通过搭建“法院+金融”多元解纷机制,与市银保监局完成“总对总”诉调对接工作,全市法院受理各类金融纠纷案件2402件,同比下降了32.85%。

  聚焦高效解纷,激发“好快多省”新活力。全市法院重构并压实立案、开庭、判决等“立、审、执”各阶段共45个节点用时责任,设立一审涉企案件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执行程序等目标审限。2023年以来受理涉企诉前调解案件8832件,解决商业纠纷用时进一步下降至79天,同比下降30天,开辟涉企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方便企业诉讼的经验做法,获最高人民法院采用推广,并被列为第一批广西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典型经验。

  同时,全市法院还用好信息技术赋能增效,定制文书批量制作软件“小法滴”程序,实现一键批量自动制作案件受理通知书等诉讼文书和判决书。大力开展金融案件集约审判,对金融纠纷案件实行专人专窗接收起诉材料,将不同金融机构零散的起诉集中成批量案件集中审理、开庭、宣判,有效缩短审理周期,提高审判效率。

  “提”质效 激活创新一池春水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全市法院牢固树立“谦抑、审慎、善意、文明、规范”的司法理念,将“依法安商、便捷暖商、平等护商、善执惠商”的工作理念融入执法办案实践中。全市法院积极探索未利用工业用地的分割处置模式,通过府院联动将尚未使用的土地分割拍卖,用于偿还债务,采取该类方式共处置135亩土地,推动500多万的涉企案件资产变现。探索以“流拍价格”售卖给线下第三人的资产处置方式,解决涉企案件被执行财产流拍且又能以物抵债的难题。通过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推出“法拍贷”业务,解决涉企案件中竞买人对网拍房有意购买而资金不足的问题,2023年以来累计成交房产19套,成交金额1691.12万元。

  聚焦知识产权审判保护,加大调解力度。全市法院以创建“荷城知盾”司法品牌为抓手,对企业知识产权案件实现快立、快审、快结,推动构建贵港市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格局。先后成立“荷城知盾”法律援助(调解)中心、“荷城知盾”巡回审判工作站。近三年来,全市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724件,案件平均审理用时38.66天,调撤率达45.65%;经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并以调解方式、撤诉方式结案的案件522件,调撤率50.2%。

贵港法院:以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2024年4月25日,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覃塘区人民法院法官实地走访桂平市木乐镇服装生产企业。

  凝聚联动合力,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全市法院完善“互联网+诉讼服务”体系,开展涉诉企业跨域立案、电子送达、远程开庭等智能化服务,定期召开债权人网络会议,有效降低债权人和破产企业的决策成本,全程推进网络司法拍卖,增强服务保障的靶向性,大幅度缩减破产案件办案用时。2023年以来,全市法院办理破产案件2件,审理平均用时仅51天。

  “强”服务 夯实法治保障根基

  企有所需,“法”有所应。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出台进一步加强判后答疑工作的意见等措施,推动全市法院持续开展涉企案件判后答疑,在当事人提出上诉、申请复议、申请再审、申诉时,由答疑法官进行答疑。同时与市工商联建立联席会商、沟通联络机制,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大走访活动,采取座谈、走访、判后回访等方式,认真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办理意见,以能动履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通过开展“送法进企业”“企业家进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行业协会、企业家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会,收集意见建议,并及时回复。2023年以来,全市法院开展送法进企业130场,引导企业提升风险意识和法治意识。

贵港法院:以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2024年1月24日,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邀请市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到法院调研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

  同时灵活运用“一督促六预告”措施,在案件立案执行阶段向当事人发出《督促履行通知书》,提醒、催促债务人主动履行义务,向被执行人发送预纳入失信、预限制消费、预罚款、预拘留决定书和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提醒被执行人及时主动履行义务。2023年以来,全市一共累计发出“一督促六预告”通知书1520份,促成被执行人履行金额7362万元。

  “我们连续开展‘服判息诉攻坚年’‘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年’‘品牌塑造年’三个年活动,激活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池春水’,持续擦亮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名片’。”贵港市中级人民人民法院院长唐波说道。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没有止境,贵港市法院坚持把营造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发展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更加精准、高效、规范对接市场主体需求,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步伐更加坚实。(作者:温鹏富 梁微)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数读我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成绩单

  • 中国体操队备战巴黎奥运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