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借“农民工维权”实施敲诈勒索 厦门警方连续捣毁9个“假民工”团伙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借“农民工维权”实施敲诈勒索 厦门警方连续捣毁9个“假民工”团伙

来源:法治日报2023-08-23 09:48

漫画/高岳

  本报记者 张淑秋

  近日,福建厦门警方组织开展全市刑侦部门夏季行动会战集中收网行动。行动中,厦门刑侦部门在前期已陆续打掉6个团伙后,又一举打掉3个冒充农民工进行流窜敲诈的新型涉恶组织,抓获嫌疑人21名。截至目前,全市共打掉流窜全国作案的“假民工”敲诈勒索团伙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4名,破获案件144起,查获手机、银行卡等一大批涉案物品。

  恶意滋事索要赔偿

  今年1月,厦门市翔安区某工地的施工班组长侯先生报警称,在网上招聘的王某等4名电焊师傅,到达工地后才表示没有任何施工技能,却仍要求以原先约定好的薪资待遇予以聘用,并在侯先生表示不予聘用后,采用在施工现场辱骂吵闹、滞留滋事等方式,强行要求赔偿路费、伙食费等损失。

  民警到场后,王某等人以“农民工维权”为由,继续对侯先生进行施压,不愿接受民警的现场劝解。最终,侯先生为减小负面影响,恢复施工秩序,向王某等4人每人支付了1800元作为赔偿。

  “该警情从表面上看属于劳资纠纷,但经过我们进一步的警情排查并回访涉事单位,发现多起类似的务工人员闹事警情。”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王龙捷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厦门警方迅速组织开展调查,从中梳理发现多个假借农民工应聘之名,针对施工单位实施敲诈勒索的“假民工”团伙。

  据介绍,在此类犯罪中,嫌疑人通过网络招工平台或手机App联系招工方假意应聘,并在初步联络中故意隐瞒身份、人数、工作能力,诱骗招工方作出口头用工承诺。

  抵达工作地后,团伙找借口恶意找碴滋事,迫使招工方不予聘用,再以“农民工维权”为托词,采用滞留滋扰、纠缠哄闹、恐吓威胁等手段,凭借事先准备好的“假车票”“假发票”,向招工方强索车马费、伙食费等款项,有些团伙甚至在一日之内流窜3个地市,连续以相同手段向4个工地勒索“赔款”。

  交叉作案手段隐蔽

  “他们经常购买远程车票,真正行程却很短,目的就是用高价格车票索赔,他们也会买飞机票,用一张机票同日去多个工地重复作案。”厦门市刑侦支队三大队民警陈东荣说,这些“假民工”团伙是有计划有组织有分工的,包工头和出警民警在现场很难识别,只有通过侦查才能发现。

  警方经进一步研判分析发现,此类犯罪是一种新型涉工程领域黑恶犯罪,呈现“蜂窝式”作案特点,团伙多以1名至2名组织者为核心,流窜全国各地“招兵买马”,临时纠集老乡、工友共同作案,几日后即解散转移,异地重组,直接侵害对象多是文化水平较低、风险辨识能力有限的小包工头。

  “各团伙间纠合交叉特点显著,正在形成群体性、地域性的蔓延趋势。”王龙捷介绍说,相较于传统侵害工程的地方“宗族性”黑恶犯罪,此类犯罪以“农民工维权”“劳务纠纷”为掩护,更加隐蔽和具有欺骗性,即便公安机关或劳务部门介入处置,由于嫌疑人众口一词,职能部门也难以快速准确定性。而工程项目对于欠薪“一刀切”式的处理方式,导致被害人最终往往为减小影响,被迫花钱消灾,息事宁人。

  办案民警说,该犯罪的特殊性致使不法团伙屡次作案得手,涉案团伙不断裂变蔓延,已影响了正常建设和生产秩序,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落网时正前往工地

  经过两个多月的深挖研判和回访摸排,9个全国流窜作案的“假民工”敲诈勒索团伙逐渐浮出水面,作案地涉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多省(区)。其中,6个不法团伙在行动前已被厦门市警方陆续打掉,马某明等一批犯罪嫌疑人落网。

  8月3日,刑侦支队会同集美分局出动85名警力,分别在宁夏、安徽、陕西、江苏等多个省(区)同步开展收网行动,又打掉了3个“假民工”敲诈勒索团伙,一举抓获马某平等多个团伙首要人员。其中,民警经过近10个小时蹲守,在动车上抓获的翁某林等3名犯罪嫌疑人,当日已与广东汕头某工地达成用工约定,正乘坐动车前往准备实施敲诈勒索。

  目前,马某明等首批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执行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王龙捷提醒说,建设单位、施工班组在招工中务必提高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通过网络渠道招工时务必核实对方人员情况和身份信息,对应聘人数、人员技能、路费开销的细项应予以明确,尤其对应聘不成而产生费用的承担方式要有明确约定。此外,在正式形成劳务关系前,妥善保存与对方沟通、协商相关事项的证据,如遇到疑似“假民工”敲诈勒索的情况,应及时报警。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卫星

  • 第九届福建艺术节福州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10-22 11:06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24-10-21 09:55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2024-10-21 09:54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024-10-21 09:52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2024-10-21 09:49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走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林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2024-10-21 09:47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2024-10-18 09:12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2024-10-18 09:12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2024-10-18 05:25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0-18 05:25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2024-10-18 02:35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2024-10-17 07:15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2024-10-17 07:14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2024-10-17 07:14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10-17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