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案说法|拒绝“黄昏恋骗局”,《老年婚恋宝典》助您防骗修成正果!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以案说法|拒绝“黄昏恋骗局”,《老年婚恋宝典》助您防骗修成正果!

来源:通州检察2022-07-08 08:15

  最美不过夕阳红,难得一场黄昏恋。“黄昏恋”是老年人对情感生活的美好追求,能够带给他们生活扶持和精神慰藉。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获得爱情和陪伴的心理,设下“婚恋骗局”,老年人陷入“黄昏虐恋”被骗取钱财的案例屡见不鲜。究竟如何才能拥有一份温暖美好的“黄昏恋”呢,快来看看通检君的这份《老年婚恋宝典》吧!

  Tip1

  擦亮双眼慎择偶,虚假信息巧识别

  张阿姨(56岁,离异多年,渴望遇到“对的人”)

  几个月前,我通过某网络婚恋平台认识了阿华,信息显示他经营着好几家公司,名下有房有车。我们很聊得来,他经常对我嘘寒问暖,还说自己虽然单身多年,但一直期待着一份命中注定的缘分,我要跟他在一起么?

  “宝典”有话说

  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当有婚恋需求时,请选择有资质、正规可靠、口碑好的婚介服务机构,签订正式的服务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了解清楚相关权利义务,才能避免“踩坑”。而对于网络婚恋平台的信息要学会甄别,通过合法途径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家庭情况、工作情况等,警惕虚假“人设”和“包装”!

  Tip2

  掌握财产主动权,交易留痕很重要

  赵大妈(67岁,单身“广场舞女王”)

  我跟平时一块跳舞的老周情投意合,他对我的照顾也无微不至。最近他向我推荐了一个投资理财项目,说让我把养老金投进去,稳赚不赔,还能为我们以后的幸福生活打好经济基础,可我有一些犹豫,我应该相信他么?

  “宝典”有话说

  “甜言蜜语”有时也是“温柔陷阱”!在与婚恋对象交往过程中,要保持理性,不要轻易参与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等,涉及钱财问题可以找子女、朋友多商量,发生交易必须留痕如聊天记录、书面合同、转账记录等,如遇相关民事纠纷可向法院起诉维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同时一旦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止损哦!

  Tip3

  协议遗嘱免纠纷,登记设立居住权

  李大爷(78岁,老伴因病去世,名下有房,子女众多)

  这么多年我的生活起居多亏了保姆小王的悉心照料,前不久小王跟我说愿意跟我搭伙过日子,一直照顾我,我很感动。但是她没子女没房子,为了今后有个保障,我想在房本上加上她的名字,但我的孩子们都不同意,还怕小王影响他们继承我的遗产,难呐……

  “宝典”有话说

  既然决定了再婚,就要做好相依相伴、扶持一生的准备!双方可签订婚前协议,对大额财产如房产、银行存款等的归属进行约定,亦可对各自的财产订立遗嘱,避免日后因财产分配问题引发家庭矛盾纠纷;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章规定“居住权”,有能力为配偶提供居住条件的一方可以设立居住权,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并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这样就能让对方老有所居,免除后顾之忧啦!

  每一位独身的老人,都渴望有一个伴侣陪他们走完人生的后半段旅程,夕阳无限好,携手度黄昏,这份《老年婚恋宝典》,你学会了么?

  供稿:第五检察部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