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清澈的爱,由我们接续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清澈的爱,由我们接续

来源:福建共青团2022-06-02 11:57

  

  由我们接续

  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早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022年新年贺词时就提到,2021年“还有很多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屏南籍喀喇昆仑戍边烈士陈祥榕生前的战斗宣言,他用19岁的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在这句战斗口号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在闽青年官兵,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用热血青春和担当奉献延续“清澈的爱”。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其中的优秀人物,聆听他们发出的“福建最强音”。

  穿上“孔雀蓝” 完成弟弟未竟的事业

  “弟弟的牺牲,是妈妈和我无法治愈的伤痛。曾经活蹦乱跳的他化作牌匾、证书和奖章。但我为弟弟骄傲,他那么年轻就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并且最终牺牲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弟弟做了每一名中华儿女都会做的事。

  如今,我也以弟弟为榜样,身着‘孔雀蓝’,成为军队文职方阵的一员。身在军营,当那些与弟弟年龄相仿的战士日渐成为我熟悉的战友,当一次次看到他们朝气蓬勃、奋勇向上的模样,我开始理解弟弟那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背后的家国深情……”

  2022年1月9日,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统一考试工作全面展开。卫国戍边烈士陈祥榕生前写下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成为笔试中的题目。同一天,已经步入新岗位的陈祥榕的姐姐陈巧钗,写下了这篇《清澈的爱,永留天地》。

  弟弟牺牲后,陈巧钗决定放弃高薪的律师工作投身军营,经过两次报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某军区的文职人员,赓续英雄弟弟“清澈的爱”。

  (陈巧钗工作照)

  2021年3月,陈巧钗参加了退役军人事务部组织的一次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战斗功臣、烈士家属以及“最美退役军人”相聚在浙江嘉兴。其中,一位参战老兵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兵叫潘学敏,是福建南平人。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时,他六处负伤,两次死里逃生。当陈巧钗问起潘伯伯,如果现在再选择一次,他还会不会参战时,潘伯伯说:“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如果再选择一次,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参战。”陈巧钗看到他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跟弟弟当初决定去当兵时一模一样。此时此刻,她突然明白“若有战,召必回”并不是一句空话,“一朝入伍,终身为兵”是战士们刻在骨子里的铮铮誓言。

  在军校学习时,陈巧钗的大队领导曾经说过:“每个训练都是有目的的,即便是一个简单的站军姿,都是为了备战打仗的,站的是军姿,练的却是严守纪律、服从命令的作风。” 在这种环境中淬炼出来的军人组成的部队,是绝对可靠的,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也定能做到“宁可向前十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陈巧钗回忆道,牺牲时,弟弟和他的战友们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了战位上,用自己的身体铸成了一道铜墙铁壁,护住了身后的祖国。这就是部队官兵生死与共、赤胆忠诚、一心为国的真实写照。

  (陈巧钗在军事训练中)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句陈祥榕写在头盔上的战斗口号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告白,也是所有中国军人的心声。陈巧钗常常在想,自己需要多努力才能配得上“陈祥榕的姐姐”这个称呼。作为一名军队文职人员,身处国防动员系统,她能做的就是立足于自己的岗位,讲好老一辈的国防故事,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她说:“这是这身军装给予我的使命和责任。加入国防动员战线,我感觉离弟弟未竟的事业更近了。弟弟的精神和他清澈的爱始终都在鼓励着我,我一定会在部队努力工作,为强军兴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用弟弟那种清澈的爱报效我们的祖国。”

  从高原到校园 清澈的爱从未改变

  “召必回,战必胜!”这句话对于翁龙腾而言,是誓言也是承诺。

  2018年,刚满18周岁的翁龙腾被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光电技术应用专业录取。在即将踏入大学校园时,家乡的一则征兵宣传视频深深吸引了他,从小怀揣军旅梦的翁龙腾决定先参军再入学。同年9月,翁龙腾如愿来到新疆,所在连队驻扎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喀喇昆仑山上。

  (喀喇昆仑雪山)

  “‘热爱边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这16个字是印在新兵训练期间连队发给每个人笔记本扉页上的。”翁龙腾说,每每想到这16个字,他的胸口都会涌起一股热浪。常年在冰封的雪山卫国戍边,戍边官兵们要战胜的是无法摆脱的高寒缺氧和满目的荒漠冰川,翁龙腾和战友们常常在零下四十度的气温下,一边凿冰化水一边用嘹亮的呼号声迎接冬防的早晨,用最刻苦的训练增强戍边卫国的本领。

  2019年5月,翁龙腾随连队进驻中印边界加勒万河谷地区,在河谷中段执行看管物资、装载补给的任务。在2020年6月发生的中印边境对峙事件中,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壮烈牺牲。肖思远正是翁龙腾所在连队的班长。

  回想起牺牲的战友,翁龙腾十分痛惜。“在没有界碑的国土上,我站立的位置就是祖国的界碑!”这句话是刚到部队时,新兵班长肖思远对翁龙腾说的。战友牺牲后,他和所有驻守中段的战友们自发向连队提交请战书,也给家人留下遗书,把“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写在头盔里。他说,在特殊的国界线上,边防战士就是祖国边陲的第一道防线,站好岗、守好边疆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巍巍喀喇昆仑,千里热血边关。边防生活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生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翁龙腾回忆起边防战士们常说的一句话,“活着在喀喇昆仑为祖国站岗,死时在康西瓦为人民放哨”。这种爱就是对祖国清澈的爱、纯粹的爱,就像喀喇昆仑山顶上的皑皑白雪,纯净得不掺杂任何杂质。

  军旅生涯转瞬即逝,翁龙腾带着无限留恋和不舍离开连队。2020年9月,他重新开启大学生活。“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翁龙腾一回到学校就报名加入学校的国旗班和军魂社并成为其中的一员。2021年,因受疫情影响,学校号召退伍大学生担任新生训练教官,翁龙腾主动向学校递交了申请并成为一名军训教官,严格完成带训任务。

  (翁龙腾回到校园成为一名军训教官)

  在翁龙腾心里,当高原兵的两年时间让他真正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和担当。他说:“无论是参军时的‘选择来到这里’,还是两年后回到校园,一切都能在‘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中找到答案。”

  值守在密林深处的岗哨

  在三明一座海拔达1249.8米的高山上,常年云雾缭绕,地形复杂,植被茂密,这里曾被国家林业局鉴定为“原始森林”。武警福建总队三明支队执勤某中队(以下简称中队)就驻守于此。

  因地处深山,中队从山脚到山顶分为三个部分。唯一的山路“一线”连起了中队的“三点”,每个营区前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成为万绿丛中最亮眼的一抹红色。官兵们经常开玩笑说,人世间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在队部、他在大门口、我在执勤点。

  (五星红旗是密林中最亮眼的一抹红色)

  库区内人迹罕至,环境恶劣,加上地处密林,火灾预警度高。山里冬天的气温常在零下四五摄氏度,梅雨季时被子潮湿得能拧出水。前些年,执勤点生活设施较差,唯一的水源就是半山腰上的小水潭,取水稍加过滤净化就是中队的生活用水。下大雨时,落叶堵住水管,水就流不下来,只能等雨停后跑到1.2公里外的水源处通水管。冬天时,水管又会因气温骤降而结冰,只能取冰化水。守在深山的官兵,最期待的莫过于与家人通一通电话、听一听他们的声音,但山里的信号基站还未铺设,几十号人唯一能用的便是中队定制的插卡电话。这些困难在中队全体官兵的眼里都不算什么,驻守大山的他们心里装着祖国的山川湖海、人民的幸福安康,投身祖国需要的地方,用最清澈的初心和青春守护目标单位的安全是他们共同的信念。

  每年新兵下队时,目标单位的保卫科科长都会叮嘱他们:“目标一旦发生状况,损失是无可挽回的。”中队人不多,但任务区数千亩,条件十分艰苦,每一名官兵都要毫不懈怠地坚守在战斗岗位,时刻保持战斗状态。

  (官兵们在库区巡逻)

  “大门口遭到可疑人员潜入!”某日正午时分,一阵警报声在营区响起,应急小组闻令而动,15秒内迅速着装出动,1分钟到达事发地点进行先期处置。原来是一名可疑人员无证件且不接受哨兵检查企图强行闯入库区,当班哨兵果断口头警告、拉响警报并协同应急小组将可疑人员控制。

  山里毒蛇蚊虫出没,山体落石也时刻威胁着执勤哨兵的安全。一日凌晨,班长陶开顺和往常一样走在去往目标哨的路上,前一晚恶劣的天气让他心有不安,便示意同组的哨兵都走到他的右边来。话音刚落,一阵石头滚落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陶开顺下意识一把揪住前面的哨兵往后扯。一瞬间,一块圆桌大小的石头落到离哨兵不到1米远的位置。

  这个组建于1993年的中队至今还保留着一个特殊的习惯,在每日晚点名时,官兵们要齐呼一遍“同甘共苦”。这四个字作为“队魂”被青年官兵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了大家的行动自觉。如今,这里的条件大大改善,中队执勤信息化建设走在了支队前列,衣食住行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但中队官兵们更要保持头脑清醒、杜绝麻痹思想。29年来,他们用青春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将清澈的爱奉献给这座大山。

  像钢钉一样钉在青屿岛上

  青屿岛是东南沿海与厦门岛隔海相望的特类岛,面积仅0.06平方公里,是东南沿海的最前哨,当年是一个无淡水、无市电、无居民的“三无”小岛。岛上驻扎着一支名为“海岛钢四连”(以下简称钢四连)的荣誉连队,常年扼守海上咽喉要道。

  2006年入伍的“85后”战士吴承林是该连队扎根海岛时间最长的守岛人,被誉为铆在东南前哨的“钢钉战士”。作为扎根一线的尖刀战士,要随时保持对辖区海空域看紧盯死。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前哨尖兵,吴承林经常加班加点,背记应知应会的常识要点。守岛16年来,他巡逻执勤3000多次,站哨值班1万多个小时,从未出现误勤、错勤、漏勤。“越是偏远,越要心怀祖国”,在他眼里,自己守的不只是一座弹丸小岛,而是海防军人的忠诚与使命。

  (吴承林驻守海岛16年)

  刚入伍时,连队的指导员曾告诉吴承林,“过硬的军事素质是立身之本,条件越是艰苦,环境越是恶劣,越要奋勇拼搏争当尖兵。”这句话成为日后吴承林苦练本领的动力。多年来,被战友称作“小岛飞毛腿”的他在各类比武竞赛中屡次为连队夺得荣誉。在“风无三日停、地无三尺平”的青屿岛,遇到台风天就断水、断电、断给养,训练生活条件艰苦,但吴承林和战友们以燕子衔泥的精神,在岛上战天斗地,坚持每天戴着沙绑腿、穿着沙背心、带着矿工灯练体能,晴天环岛跑、雨天跑坑道,常年穿梭在坑道、堑壕、台阶、山路之间。岛上的灯塔旁边有道“一线天”,两道险峻陡峭的石壁间有一面斜坡,斜坡上有一条仅60厘米宽的通道,通道上共有64级台阶,战士们每天到连部集合都要从“一线天”经过。在官兵们看来,“一线天”不是一道风景,而是绝佳的训练场地。长久以来,大家养成了在“一线天”练蛙跳的习惯。每到这里不用走,而是用跳,一级级台阶地往上跳,一天下来要跳数百级台阶。可以说,炮战时期,钢四连的“钢”是靠数以吨记的炮弹打出来的;和平年代,钢四连的“钢”是靠训练场上练出来的,在比武场中拼出来的。

  (吴承林在巡逻执勤)

  从新兵到守岛老兵,吴承林不仅是连队“海上钢钉”精神的传承者,更是新时代“海岛红旗”的擎旗人。每当新战友觉得小岛条件艰苦难以适应时,吴承林就带他们到荣誉室讲前辈开山劈石、守岛护岛的奋斗故事。2018年,本该退伍的他仍然选择继续留在岛上。他说,自己对这座小岛和连队的战士们都有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就连给儿子取的名字里也带“屿”字。只要祖国需要,必当义无反顾。

  “像钢钉一样牢牢地钉在海岛前哨”,这是连队官兵精武强能的誓言,也是吴承林对祖国的由衷表白,钢四连的全体官兵将“清澈的爱”化作坚守海防的信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海上钢钉”精神。

  -END-

  来源:福建青年

  编辑/沈婉玲

  校对/斯威

  校审/李延林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镇时间”即将来临 氛围感已拉满

  • 距乌镇峰会开幕还有2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2025-11-05 04:20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