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法治精神浸润千年古城
苏州以创新实践绘就法治社会建设新图景
本报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
法者,治之端也。漫步在如今的江苏苏州,法治气息如同江南烟雨,浸润着这座千年古城的每个角落。
从机关单位的任前法律考试到校园课堂上的法治辩论赛;从工业园区的企业法律风险提示到美丽乡村的“援法议事”茶座;从AI普法大使“尚法小鹿”的生动讲解到非遗技艺与法治文化的巧妙融合……一幅幅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生动画卷,正是苏州市在“八五”普法进程中,以创新实践绘就法治社会建设新图景的真实写照。
系统谋划
2021年11月,苏州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司法局发布《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从法治宣传教育的目标、内容、对象、工作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规划,清晰绘就五年普法“路线图”,各地各部门细化方案,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苏州市还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出台实施意见,扩大责任主体范围,推动普法深度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各环节。全面实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重要工作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报告书、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三单两书”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督促、监督、评价机制,压实市级机关单位普法责任。
“这一举措使年度70多项普法联动事项更加清晰明确,更拧紧了履职评议责任的‘螺丝’。”苏州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睿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该市成立由200名专家人才组成的“八五”普法讲师团,配齐配强基层普法骨干。
与此同时,在“八五”普法启动之际,苏州市便将普法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法治宣传教育整合进总体规划、年度考核及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使其由“软任务”转变为“硬指标”。
强基固本
此前,太仓市娄东街道景瑞荣御蓝湾小区因地势较低,每当下雨,小区中心广场就积水严重,居民出行受阻。物业提出的整改方案所需资金甚巨,社区无力承担。为推动问题解决,社区一边向上级争取支持,一边征求居民意见,并召开协商会,最终确定了方案,仅花费不到3万元便解决了难题。
“这一难题的顺利解决,得益于社区‘两委’班子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娄东街道景瑞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钱征宇说。
村(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是村(社区)“领头雁”,他们法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村(社区)的治理以及能否带领村民依法行事。
“八五”普法以来,太仓市各镇(街道)结合“两委”班子成员身份特点,贴近基层需求,创新制度形式,通过各类载体机制,开展个人专题自学、系统分类教学、主题分享研讨等活动。如今,全市有1000多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从学法者变为普法者,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成常态,有效带动公民法治素养全面提升。
除了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强基工程”外,苏州还实施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头雁工程”、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中坚工程”、国家普通工作人员法治素养“赋能工程”等,全面覆盖不同群体,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法治素养提升体系,相互配合、协同推进,为苏州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有力推动了法治苏州建设迈向新高度。
记者了解到,苏州市聚焦不同群体需求,开展靶向式、浸润式普法教育,着力提升全体公民法治素养。今年以来,该市围绕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市场主体、村(居)民四类群体,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传统,探索传统与现代交织、古老与年轻相拥的法治实践路线。
普治融合
不久前,吴江区盛泽镇黄家溪村党委副书记俞赟和驻村法律顾问开展普法直播时,村民王某反映遭遇网络诈骗,律师当场指导其取证并协助报案,最终挽回损失两万元。
“自从2022年推出‘法润黄家溪’法律直播间以来,已线上解答法律咨询300余次,线下成功调解纠纷47起,以‘云端普法’推动法治宣传走进村民日常生活。”俞赟介绍说。
这仅仅是黄家溪村以法治保障实现“共治共富”实践的举措之一。黄家溪村党委书记、主任陈志明介绍说,该村深耕“农文旅法治相融合,文化物质生活共富裕”治理路径,打造“美美黄家溪、法润共富路”法治品牌,将依法治理贯穿乡村发展全过程,让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形成了党建强、治理优、民风淳、产业兴的良好局面,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
苏州市坚持普法与治理深度融合,将法治效能转化为治理成果。结合乡村全面振兴战略,选取基础好的行政村,打造澄淀、环太湖等8个法治乡村示范片区,推动跨村联建、资源共享。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让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提质扩面。目前,全市共有20个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镇、17个村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八五”普法以来,苏州以先行者的担当、创新者的智慧、实干者的作风,将法治精神深深植入经济社会发展肌理,融入市域社会治理脉络,刻进全体市民日常行为准则。苏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益冰表示,苏州市将谋划普法新篇章,进一步在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深化普治融合、分业分类分众普法等工作上下功夫,以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方式方法,确保普法工作精准触达基层,推动法治实践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市民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