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白城检察将为民理念融入公益诉讼
一杯清水里藏着检察官三个月的奔波
本报记者 刘中全
本报通讯员 赵兵 王诺思 白人竹
小男孩军军捧着甘甜的饮用水,感受着乡村饮水安全“生命线”的畅通;19岁的盲女小美踩着平整的盲道,行走在温暖的阳光下;养老院里的张阿姨对着新装的监控笑意盈盈,让远方的子女安心……这些温暖场景的背后,是吉林省白城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以司法初心守护民生温度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白城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通过精准制发检察建议、跟进监督整改,推动职能部门靶向治理,以公益诉讼“小切口”,做好社会治理“大文章”,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这个女性成员占60%的团队先后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吉林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荣立集体二等功……每一项荣誉,都闪耀着奋斗的光芒。
守护乡村饮水安全“生命线”
“爷爷你看,这水清亮亮的,喝起来可甜啦。”洮北区林海镇的小男孩军军举着玻璃杯对爷爷说。这杯清水里,藏着检察官们三个多月的奔波。
自2018年起,洮北区8个乡镇、101个村建起300多处集中式供水泵房,85%的家庭像军军家一样,饮水全靠这些泵房。2024年9月,检察官们在乡村调研时,敏锐捕捉到村民闲聊中“水喝着口感不如以前”的线索。
检察官陈艳当即启动市县两级院一体化办案机制,带着团队走村入户,逐个排查300多处泵房,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影响水质的因素。之后,团队列出问题清单,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完善供水泵房管理、健全应急与公示制度。
为以个案办理推进综合治理,2024年11月,检察机关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与相关行政单位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会上,检察官提议:“12.4万名村民的饮水问题,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携手筑牢防线。建议以此次共治为契机,建立‘规范标准、协同监管、常态提升’的长效机制,让专业力量与基层治理形成合力。”相关部门遂积极联动,以扎实有效的具体措施防范问题产生。
如今,村口泵房外的卫生公示栏旁,贴着监督电话和维护责任人信息,专业人员24小时值班,第一时间上门解决设备故障,墙上的水质监测数据更是每周准时更新。
往来路过的村民不禁感慨:“多亏了检察院牵头搭台,相关部门全力协作,从设备更新到日常管护都跟上了,现在这水我们喝着放心!”
铺就视障群体出行“安全路”
自从5年前被一场意外夺走光明,60多平方米的房子就成了19岁盲女小美的全部世界——直到2025年1月,白城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的检察官敲开了她的家门。
据了解,小美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在超市打工无暇时刻陪伴,小美只能靠盲杖独自摸索外出。但城区盲道经常被电动车违规停占,还有部分商铺随意堆放杂物,这让小美几次在盲道上摔跤。摔疼了,更摔怕了,任凭母亲怎么劝,小美从此再也不肯出门。陈艳和同事们实地踏查后发现该问题,她的调查记录本上,详细记录了问题点位,更郑重写下:“盲道,不该成为‘盲点’。”
2月13日,白城市检察院与相关行政单位召开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磋商会。检察官韩兴祖摆出实地拍摄的盲道问题照片,逐一标注法律依据和整改标准,随即推动责任部门开展专项整治。
4月16日,所有阻碍盲道的电动车、商铺杂物已被全部清理,被占用的盲道完成修复,畅通无阻。后续回访中,检察官陪伴小美及母亲体验修复后的盲道,当盲杖轻触着路面,再次站在温暖的阳光下,小美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让爱无“碍”,推进无障碍车位、新修路段盲道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自觉维护盲道畅通的法治意识……白城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的监督脚步仍在继续,以司法保障与社会协同,共同助力视障群体更好融入社会。
搭起银发一族养老“安心巢”
“儿子,你看这监控多清楚,多亏了检察官们特别上心!”视频里,住在通榆县某养老机构的张阿姨对着手机镜头笑了,屏幕那头,远在深圳工作的儿子阿清也会心地笑了。
2025年5月,白城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紧跟省院推动“养老机构安全”监督活动时发现,域内多家养老机构存在视频监控设施故障或覆盖不全问题,部分公共区域甚至无监控记录,违反《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关于“养老机构应在出入口、楼道等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的规定。
依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白城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指导通榆县人民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责令涉事养老机构限期整改。收到建议后,相关行政单位立即约谈机构负责人,督促启动监控设备安装与修复工作。
2025年7月案件整改完成后,检察机关与相关行政单位联合开展“回头看”,确认养老机构按要求完成监控系统升级,公共区域实现全覆盖。
“我们多操一份心,老人就能多一份安全。截至目前,我们已督促全面消除养老机构经营、消防、食品等安全隐患98处。”白城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检察官表示,该院将持续关注养老领域公益保护,通过法律监督推动社会治理,切实为银发一族搭起养老“安心巢”。
近三年来,白城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累计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五百余起,解决民生问题六十余项,从复杂案件的专业研判到专项行动的精准推进,始终将“检察为民”的理念融入工作,诠释新时代检察担当。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