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热烈祝贺
10月31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通报了我市2025年度市区营商环境20项优秀创新举措,厦门中院“深化涉港跨境破产协作有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经营主体高效退出新机制”、思明法院“探索‘法税财产执行协作机制’”、湖里法院“建立并深化财产保全概括性反担保机制”、海沧法院“出台全国首部保全案件执前扣划机制深化涉企司法服务”5项举措入选,占全市四分之一。






今年以来,厦门两级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司法保障机制,厦门法院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
商事解纷拓量提质
面对案件持续攀升的严峻形势,坚持目标导向、狠抓审判管理,商事解纷质效稳居第一层级,涉中东国家跨境虚拟货币案等一批标志性案例入选全国法院典型案例。推出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20条措施,知识产权一审服判息诉工作稳中向好。
二
办理破产有力有效
办结各类破产案件1483件,累计化解债务33.7亿元,创新打造办理破产现代化模式入选市机关首届体制机制创新十佳案例。健全跨境破产协作机制,办结首例跨境破产和解案件。参与厦门出台全国第二部个人破产地方法规,配套制定审理个人破产案件工作指引、个人破产程序文书样式,保障条例顺利实施。
三
涉企服务提档升级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综合运用概括性反担保、执前保全扣划、仲裁保后扣划等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的影响。财产保全扣划案件入选全国法院首批执行实施指导性案例,“生道保全”机制被最高法院《执行工作动态》刊载推介。率先建立国资国企纠纷“监管+司法”协同治理体系,创新依法调解(和解)免责、民事调解建议等14项工作机制,促进涉企纠纷实质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