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
近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涉及《原神》游戏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被告某科技有限公司在电商平台提供使用外挂软件的游戏代练服务,销量巨大,其行为妨碍了游戏运营秩序,影响服务器安全,并造成原告上海米哈游影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米哈游公司)经营收益减损。
法院认定该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某科技有限公司赔偿米哈游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开支共计300万元,并在媒体上刊登致歉声明。该案判决现已生效。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作为以技术为立身之本的高科技企业,米哈游公司在渲染技术、引擎技术、交互技术、云游戏技术等方面积极探索自主创新。本案的裁判,正是上海法院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维护游戏行业健康秩序的生动实践。
日前,记者赴上海参加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组织的“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上海法院见闻”集中采访活动,深入挖掘上海法院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落实这一精神,上海法院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唐震介绍,2023年1月至2025年6月,上海法院共受理各类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3.32万件,审结13.18万件,涵盖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在激励创新与维护公平竞争中的职能作用。
上海法院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唐震介绍,法院审理了大量涉及技术秘密、专利、计算机软件等案件,依法保护科技创新成果,以“严保护”激励“真创新”。
同时,法院也积极回应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审理涉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一审案件7.06万件。并在“AI换脸”案等新兴领域案件中明晰技术应用的合法边界,规范企业数字化转型。
徐汇区位于上海西南部的中心城区,近年来,徐汇区积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坚定抓紧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增长的历史机遇,加快从“科技大区”向“科技强区”迈进,在数字娱乐、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取得巨大发展。
面对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区位特点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产业特点,徐汇法院主动对接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针对人工智能和数字娱乐等产业法治需求前沿且紧迫的特点,形成“快速甄别、精心审理、及时响应”的全链条、快保护司法举措。
“今年以来,我院精准适用‘技术中立’豁免,判决某AI检索平台提供的网络搜索服务不构成帮助侵权,在明确平台审查注意义务的同时,给予技术进步与应用的应有空间。”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麦珏介绍说。
当前,游戏与人工智能产业仍面临诸多法律挑战。
今年6月,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长聘教授刘维在调研中发现,上海网络游戏企业呈现出“游戏换皮、私服外挂、偷跑泄密”三大顽疾,并亟需“快审快判”和“快速制裁”。他还发现,行业存在新的法律适用困惑,亟需统一裁判标准。
“例如,‘游戏换皮’案件中,全国法院在裁判思路上存在分歧,究竟适用著作权保护还是反不正当竞争保护,希望能进一步统一,为企业研发指明方向。再如,在网络游戏相关商业秘密保护案件中,希望能加强研究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加大力度保护游戏企业的研发投入。”刘维说。
令他欣慰的是,这些问题已受到上海法院的高度关注。
“上海法院在全国法院中敢于探索,积极研判有关AIGC可版权性、大模型训练的版权侵权等全球关注的前沿问题,目前已经审理了多起涉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和竞争法案件,通过一系列裁判和审判机制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知识产权和竞争法研究学者,刘维也期待这些判例能为游戏产业和AI产业发展提供更明确的预期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