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孙满桃)10月2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海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张军指出,40多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海事审判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专门化审判体系日趋成熟,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类型不断拓展,法律适用规则体系日趋完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截至2025年9月,海事法院累计收案63.8万件,标的额逾4.5万亿元,其中涉外海事案件8.8万件,涉及146个国家和地区。
张军简要报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海事审判工作的整体情况,并结合直观生动的数据和案例作详细说明——
依法对我国管辖海域全面行使司法管辖权,坚决维护我海洋权益。依法审理涉长江、珠江等通海水域内河航运案件2.7万件,保障通海内河航运经济稳健发展。依法审理涉海洋开发利用、新型渔业养殖、海上风电工程等纠纷1.3万余件,促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人民法院立足海事审判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服务保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审理海洋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179件,依法惩治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依法审理船员劳务合同纠纷等涉海民生案件4.2万余件,追回损失140亿余元,保障中外船员合法权益。推进水上“一站式”解纷中心建设,为港航企业和船员、渔民提供高效便捷解纷服务……人民法院立足海事审判筑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屏障,依法保障涉海民生权益。
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以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司法服务赢得认可与信任。基于国际条约和互惠原则,承认和执行境外海事裁判、仲裁97件,越来越多外国当事人主动选择在中国海事法院诉讼。一批海事案例被国际组织案例数据库收录,成为研究全球海事司法动态的重要参考。拓宽海事行政审判范围,监督、支持海事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人民法院立足海事审判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强海事审判专业化建设。
“我国海事审判质量效率、能力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张军表示,“十五五”时期,人民法院海事审判工作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持续走稳、拓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海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之路任重道远。与此同时,海事审判工作面临新挑战,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建设仍有差距、海事审判法律制度保障有待健全完善、海事审判体制机制存在短板制约、海事执法司法协同履职仍需加强、复合型高素质海事审判人才相对短缺。
“推动海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具体抓实五项举措。”张军强调,要加快建设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持续深入实施海事审判精品战略,完善诉讼与调解、仲裁的衔接。要完善海事审判体制机制,健全海事法院专门管辖制度,深化海事审判领域“三审合一”机制实践探索。要配合健全完善涉海法律规则体系,做好配套司法解释制定和典型案例发布工作,不断优化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环境。要健全海事审判人才引进、选拔、使用、管理机制,培养造就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高素质海事审判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