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我投诉的,是一位最负责、最替我着想的民警。我用最恶意的心态,揣测了他最善意的行动。方警官保护的不仅是我的钱,更救了我全家。我的投诉,是他职业生涯里的污点,我恳请组织为他擦去,还他清白!”
近日,建德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方建华,在历经一个月的“风波”之后,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澄清时刻”。
风波乍起:“热心”出手,反遭投诉
时间回溯到今年9月初,市局反诈中心对一起本地赴英留学生被骗的诈骗案件研判中,发现另一名黑龙江籍留学生王女士存在重大被骗风险,且被骗金额巨大。
民警方建华依据相关流程,第一时间依法对王女士的相关账户进行了紧急止付措施。这本是一次再标准不过的“教科书式”操作,为受害者守住了资金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令方建华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告知王女士利害关系的电话那头,传来的是王女士激动的斥责:“你是谁?你警号多少?凭什么冻结我的银行卡!耽误了我的大事,你们负得起责任吗?”
原来,刚抵达英国开始博士后深造的王女士,接到一通自称“英国移民局”的来电。对方称其名下银行卡涉及一起重大跨国洗钱案,并陆续由所谓“上海警方”“检察官”接手,要求她通过境外社交软件配合“调查”。
诈骗分子以“资金清查”“案件保密”“交纳保证金”为由,层层诱导,要求王女士将保证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在对方操控下,王女士和家人东拼西凑筹到208.5万元,正当她准备完成最后一步转账时,发现银行卡已被建德市公安局采取止付措施。
诈骗分子并未罢休,反而编造“办案民警是黑警”的谎言,教唆王女士通过向公安部投诉,施压解冻账户。被深度“洗脑”的王女士,尽管听到方建华在电话中耐心解释,出示证件,说明流程,却依然坚信他才是“假警察”。
随后,王女士向公安部12389实名投诉他“滥用职权、违规办案、态度恶劣”。白纸黑字的投诉,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压在这位多年奋战在反诈一线的民警心头。
坚守初心:“委屈”咽下,职责扛起
面对投诉,方建华没有一句怨言。在向组织说明情况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投诉是群众的权利,但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是我的责任。钱保住了,人还没醒,我的工作就还没做完。”
他把委屈默默咽下,转身又投入了“唤醒”王女士的工作。
他找到王女士的父母,摆事实讲道理,耐心劝说希望家人帮忙一起劝醒远在英国留学的王女士;他又找来类似的诈骗案例,通过王女士的家人辗转传递;他甚至联系王女士户籍所在地警方协助,帮忙劝醒王女士……
“那段时间,方警官每天都为这个事忙碌。”同事小李回忆道,“我们知道他压力大,但他从不抱怨,总说‘受害人比我们更痛苦,他是被骗子控制了’。”
云开月明:真相大白,正气得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方建华和同事们不懈的努力下,结合多方获取的关键证据,10月初,王女士终于幡然醒悟并回国。她抱着家人失声痛哭,不仅因为险些失去的巨额资金,更因为自己对那位拼命保护他的民警所造成的伤害。
几天后,王女士从老家黑龙江寄来一封亲笔道歉信,并多次致电建德市公安局警务督察大队,郑重请求为方建华澄清正名。她在电话中说道:“我投诉的,是一位最负责、最替我着想的民警。我用最恶意的心态,揣测了他最善意的行动。方警官保护的不仅是我的钱,更救了我全家。我的投诉,是他职业生涯里的污点,我恳请组织为他擦去,还他清白!”
至此,真相水落石出。民警方建华用他的专业、坚韧与包容,赢得了这场“正名之战”的最终胜利。
这起事件,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反诈阻击,更是一场深刻的信任教育。它告诉我们,在狡猾的诈骗分子面前,信任我们的警察,就是保护自己和家人最重要的防线。而民警方建华的故事,也必将激励更多一线民警,即便前路有风雨,也依旧无畏前行,因为正义与理解,从不缺席。
中国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社交软件要求转账、缴纳“保证金”“保释金”,也不会以“涉案”为由索要银行账户信息。
海外留学生接到类似电话或信息,应立即挂断并通过使领馆官网、国内公安机关官方渠道核实,切勿轻信“视频审讯”“伪造文书”等套路。
(来源:建德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