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法治之光照亮天山脚下
伊犁4749名“法律明白人”扎根基层融入治理
本报记者 潘从武
本报通讯员 姜天新
“杜大哥,来尝尝刚煮好的奶茶,咱们边喝边聊拆迁的事。”
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绰霍尔镇绰霍尔村,村党支部书记徐海飞捧着热气腾腾的奶茶,坐在村民杜瑞领家的炕头上,手里拿着《农村常见法律知识100问》,把土地管理法里的法律条款转化成“修路致富”的实在话。
这场炕头普法,正是伊犁州“法律明白人”扎根基层的生动写照。
这名“90后”退役军人担任村支书五年间,不仅带领绰霍尔村从“涣散村”蝶变为州级示范村,更成为村民信赖的“法治带头人”。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村民院落,用双语普法、以真心调解,让“法治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近年来,伊犁州创新实施“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培育的4749名“法律明白人”如同点点星火,在乡村巷道、民宿客栈、企业车间普法宣传、化解纠纷,让依法办事的理念融入基层治理。
矛盾化解在炕头
“王阿姨您别急,借钱有借条,受法律保护,咱们按程序来!”近日,在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乔拉克铁热克社区,“法律明白人”塔力哈尔·阿黑哈提正在耐心安抚情绪激动的村民。
这名社区居委会主任兼“法律明白人”,刚帮王阿姨追回了拖欠两年的2000元欠款,最终让欠款人赛某用汽车抵押还清了债务。
更让居民佩服的是,塔力哈尔把法治宣传变成了“应季服务”:春播时宣讲土地承包和农资打假相关知识,冬闲时解读民法典。在“法润天山·国旗下普法”宣传活动中,他把“民间借贷要写借条”“子女赡养义务”等法律知识编成哈萨克语顺口溜,让法治课堂跟着农时走、围着群众转。
村民们说:“塔力哈尔嘴里讲出来的法律,就像咱哈萨克族的谚语一样好懂!”
新源县则克台镇的“法律明白人”带着民法典手册,在“法润天山·国旗下普法”活动中把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法律知识编成顺口溜,让法治宣传像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
法治护航新业态
“游客临时取消订单要扣违约金吗?”在特克斯县离街民宿集群,“民宿法治服务小队”的巴合提正在给同行们分享民宿经营“法律小贴士”。这个曾经只会算房费的民宿老板,经过律师和文旅执法人员的定制培训,不仅学会了规范订房合同,还能快速化解游客纠纷,成了远近闻名的“法治管家”。
伊犁州司法局联动行业主管部门,从新业态中挖掘“法治苗子”,打造了“基层治理+行业发展”的双驱动模式。
伊宁市六星街的12名商户组成“法治服务小队”,既是旅游服务提供者,也是游客权益守护者;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12名企业法务、行政主管化身企业“法律明白人”,为外贸企业梳理合同风险点;巩留县阿尕尔森司法所培育的12名个体工商户“法律明白人”,带动商户们形成了“进货看票据、经营亮执照”的行动自觉。
“以前配送途中出事故不知道找谁,现在阿力木江站长教我们懂法了!”伊宁市快递物流园区的外卖小哥们说。
作为“快递小哥法律明白人”,阿力木江把民警教的交通安全法规、劳资纠纷调解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讲给30余名骑手,配送路上的宣传单成了移动普法站。
实战练就真本领
“模拟法庭现在开庭!”昭苏县的法治培训课堂上,民宿经营者们正扮演“法官”“游客”,演练“OTA平台订房纠纷”调解。
这种“通用培训+行业定制+实务操作”的三维实训平台,让法治培训既“接地”又“对路”。
伊犁州建立的“1+N法律明白人”结对培养机制,让专业力量与基层骨干精准对接。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昭苏县等地整合法官、检察官、警官、法律顾问等力量,形成“1+1+1+1+N”的培养矩阵。
尼勒克县法院邀请“法律明白人”旁听合同纠纷、债务纠纷庭审,让他们在真实司法场景中提升法治素养。
今年,昭苏县的新业态培训中,快递员们现场模拟“快件丢失赔偿协商”,把行业痛点变成了学法重点。
“以前调解靠经验,现在靠法律!”参加完2025年伊犁州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后,巩留县头道湾村委会主任苏占国感慨道。
这次培训采用“案例教学+互动研讨+现场实景教学”模式,来自全州11个县市的100名学员,通过参观法治教育基地、观摩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学会了用法律知识化解基层矛盾。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邓薛文在观摩后深受启发:“法治乡村建设要从点滴做起,我们‘法律明白人’就是要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此外,伊犁州还将“法律明白人”工作纳入基层治理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积分换物资”“发补助”“评先进”等方式,让大家干事有劲头。
如今,从天山脚下的村庄到伊犁河谷热闹的旅游街区,从繁忙的工业园区到穿梭的快递物流线,4749名“法律明白人”正在用脚步丈量法治半径,用真心化解矛盾纠纷。他们就像散布在伊犁大地的法治星火,用法律思维化解矛盾,以法治方式引导发展,为辖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筑牢了全域法治根基,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