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以来,内蒙古阿拉善盟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聚焦“数智赋能”,通过AI预审、智能分流、大模型辅助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化”向“智能化”转型,切实破解企业和群众“办事繁、审批慢、反复跑”等难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数字动力。
为解决企业和群众因材料不全、流程不熟引发的“来回跑、审批慢”问题,阿拉善高新区创新推出“前置化预审服务”,采用“AI+人工”双轨模式,对申报材料提前审核、精准指导,从源头提升审批效率。政务大厅内,导服员主动为办事群众提供预审和分流服务,有效避免了重复排队与多次补正,大大提高了窗口受理效率。
在政务大厅的数智服务专区,阿拉善高新区泽太酒店负责人孙铭远正在使用预审机器人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他将身份证、申请表等材料逐一放置在设备上,系统随即启动自动识别与审核。
据了解,该预审机器人已覆盖9个部门的20类事项电子化填报,并可自动完成8类高频事项的审核,将原本需要数小时的审核流程压缩至几分钟,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真正做到“政务服务不打烊”。
据统计,自今年9月“AI+人工”双轨模式运行以来,企业办事平均耗时减少60%以上,窗口退件率下降80%,材料一次性通过率提升至95%。
今年,阿拉善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引入DeepSeek-R1大模型,通过深度整合热线知识库、工单数据、政策文件、分析报告等多元信息,构建起“智能感知、精准分析、高效服务”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实现知识库智能检索与工单精准派发。接线员输入关键词,数秒内即可获取相关信息,响应效率显著提升。目前,热线累计接入的240万余条承办信息已全部接入大模型系统。未来,还将拓展智能质检、情绪识别等功能,进一步丰富智能服务场景,提升诉求处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来源:阿拉善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