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投喂”网店真假难辨 专家称这种变相的公开募捐行为涉嫌违法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云投喂”网店真假难辨 专家称这种变相的公开募捐行为涉嫌违法

来源:法治日报2025-09-26 09:25

  □ 本报见习记者 刘紫薇

  □ 本报记者 文丽娟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购物平台出现的以救助流浪动物为名的“云投喂”网店真假难辨,商家在收钱后,有没有真的对流浪动物进行其承诺的喂养、照顾,消费者无从知晓。尽管每份商品价格较低,但动辄数万件的销量,累积之下也是一笔不菲的“爱心款”。而且,不少此类店铺存在短时间内改名、下架原商品链接甚至直接闭店的情况,这让一些消费者质疑这些店铺“是不是在骗钱”。

  如果商家没有将消费者的善款用于救助动物,法律如何定性?对于这类虚拟商品,又该如何进行监管?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德健和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迪。

  吴迪说,如果商家从未打算实际履行其承诺,将款项挪作他用,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消费者有权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商家承担相应责任。

  “根据慈善法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展公开募捐。这些店铺经营者多为个人或未注册的组织,显然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他们通过电商平台面向不特定的公众发布信息并募集款项,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公开募捐行为,涉嫌违法。”吴迪说。

  同时,法律规定,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证书进行验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商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救助动物”的事实,骗取消费者财物,数额较大的,则可能触犯刑法,构成诈骗罪。

  “虽然单笔金额小,但累计数额巨大或涉及人数众多,同样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吴迪指出。

  对于打着“云投喂”旗号的虚拟商品,该如何进行监管?李德健认为,核心在于明确法律定性,将其纳入现有法律框架进行规制。其中一种可选路径是,明确动物保护的“慈善属性”,例如由相关部门推动明确将“动物保护”纳入慈善法“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的范畴,明确定性后,“云投喂筹款”等行为就属于“慈善公开募捐”,包括主体限制、流程要求以及信息公开等,均可直接适用现有慈善法。

  吴迪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模式下的监管难题,需要多方协同治理:

  平台方负首要审核与管理责任。平台应对申请以“救助”“慈善”为名开店的商家进行实质审查,要求其提供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证书,或至少提供详细的救助机构背景、过往救助记录、资金使用计划等证明材料,并进行公示。

  他还提到,平台还应建立针对此类店铺的专项巡查机制,对消费者投诉集中、异常交易(如只交易不发货、大量退款)的店铺进行重点监控,一旦查实欺诈行为,立即封店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政府部门加强联动执法,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强化监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并公开曝光,形成震慑效应。建议出台更细化的规定,明确将此类以慈善为名、行销售之实的商业行为纳入监管范围,对其信息披露、资金用途、法律责任等提出强制性要求。

  “行业自律与公众监督方面,鼓励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建立民间动物救助领域的诚信名单和黑名单;畅通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和媒体进行监督,倒逼平台和商家规范行为。”吴迪说。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