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物事业发展呈现良法善治良好局面
构筑依法保护文物“铜墙铁壁”
本报记者 朱宁宁
3.04亿人次!2025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同比增长2.6%,较2024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2.96亿人次)增加了796万,创历史新高。
目前,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7046家,平均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是我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四五”期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丰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批复实施7700余项主动性考古发掘和基本建设考古项目;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目前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圆明园石柱、丰邢叔簋等35批次537件/套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法治建设的坚实保障。“十四五”时期,我国文物法治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文物事业发展呈现良法善治的良好局面。
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介绍说,目前,我国已形成以文物保护法为统领,6部行政法规、10部部门规章、400多部地方性法规为主体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可以说,构筑起了依法保护文物的“铜墙铁壁”。
夯实文物保护法治根基
2024年3月1日起,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织牢文物保护防护网。这是我国文物法治建设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文物事业进入依法治理新阶段。
“依法加强文物保护,体现国家意志,也反映人民心愿,是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推动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孙德立介绍说,“十四五”期间,我国文物保护立法实现多个重要突破。
除文物保护法修订外,配套法规也同步完善。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理顺水下文物保护管理体制与执法机制,为我国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深海考古等世界先进水平的实践提供制度支撑,有力保障我国水下考古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同时,文物法律制度填补多项空白。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工作成熟有效的多项政策措施和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规范。新增加了“先考古、后出让”“先调查、后建设”、地下文物埋藏区等重要制度,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最小干预原则、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社会力量参与等首次写入法律,特别是针对占比80%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完善了相关制度。
此外,文物法治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文物普法宣传不断加强,依法保护文物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
彰显革命文物教育功能
革命文物见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十四五”以来,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在已有基础上取得长足进展,呈现新的面貌,革命文物保护领域的法治实践十分亮眼。
革命文物依法保护不断完善。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加强了对革命文物的保护,把与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和伟大建党精神有关的文物保护规定,明确列入其中。全国23个省份、43个市出台了革命文物相关地方性法规。
革命文物资源底数基本摸清。全国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依托法律政策支持,开展集中连片保护,4.2万余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50万余件/套国有馆藏革命文物的保存状况显著改善。同时,全国革命纪念馆超过3000家,年均举办革命主题展览超3000个,471个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革命文物系统保护不断加强。中央部署实施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圆满完成,重要革命遗址重大险情得以消除,馆藏革命文物保存状况明显改善。
革命文物教育功能充分彰显。全国年均举办革命、建设、改革主题展览超过3000个,6亿人次观众走进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471个革命遗址、纪念场馆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6省发布95条革命文物主题游径。
安全责任体系更加完善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生命线”,是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四五”时期,文物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安全责任,严厉打击犯罪,排查整治隐患,取得明显成效。国家文物局会同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2022年新一轮专项行动以来,各地侦破文物犯罪2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900多名,追缴珍贵文物3900多件,严厉惩治各类文物犯罪活动。
文物安全责任体系更加完善。依法督促落实文物安全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文物管理使用单位的直接责任,推动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31个省级政府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和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体系,“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
持续加大违法案件督办力度。四年来,各地共处理各类文物违法案件1600余起。一大批涉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未批先建”“越权审批”违法建设项目被拆除或者整改,相关责任人被严肃问责,文物本体及其历史风貌得到有力保护。
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更加有效。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增加到22家。我国管辖海域内水下文物执法巡航、网络古墓葬类违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整治成为文物安全联合执法新的突破点。
文物火灾防范更加有为。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消防能力提升、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等多项专项行动,全国共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0余万处,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演练9.2万余次,组织消防安全培训6万余次。文物火灾事故年发率显著下降,全国文物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