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些旅游营销新噱头需重点防范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这些旅游营销新噱头需重点防范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09-19 16:49

  9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5年第三批旅游市场强制消费问题典型案例。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批通报的16起案例中,不少涉案企业和个人采用了新型违规手段,如将购物场所包装成“非遗博物馆”等所谓“文化景点”,或虚构“文旅补贴”等政府背景营销噱头以博取消费者信任。

  旅游新陷阱防不胜防

  以通报案例为例,贵州盛世优途旅行社有限公司在“甄选贵州豪华品质度假5日游”中,安排游客前往合同约定的所谓“非遗博物馆”,实际为凯里瑞兴工艺坊(购物店)购物;卓越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以“文旅补贴”为噱头,招徕游客参加“港澳4天3晚海洋公园游”,实际住宿、餐饮、购物等安排与宣传内容不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某社交媒体上,关于热门旅游地区的“踩坑”“避雷”帖文屡见不鲜,不少情形与上述典型案例高度吻合。

  来自江苏的26岁游客刘婷婷(化名),今年7月报名了某旅行社推出的“湘见恨晚”旅游产品,参与所谓“纯玩团”前往湖南一著名旅游目的地进行5天4晚旅行。行程确定前,旅行社一再保证绝无任何推销或强制消费环节。然而刘婷婷向记者回忆,实际行程中仍出现多处引导消费的场合。例如在一座苗寨,导游以“政府鼓励以旅游推动经济”为由,借助“多购物才能让当地阿妹留乡,否则只能外出打工”等煽情叙事,引导游客购买远高于市场价格的银饰;而在被导游宣称为“博物馆”的土司王府内,导游则通过讲解“十二地支相克”等内容,变相推销昂贵的朱砂产品。

  新瓶装旧酒,供需两方皆为因

  针对此次公布的新一批典型案例,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广指出,尽管案例在形式上呈现多样化,但本质上仍未脱离“零负团费”“不合理低价游”等旅游市场长期存在的痼疾。诸如将购物场所包装为“非遗博物馆”“家访体验”或“土特产展厅”,假借“政府补贴”“文旅优惠”等名义推销低价产品,实质都是诱导游客消费。

  违规现象为何屡禁不止?在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看来,违规企业的违法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往往心存侥幸:若游客未投诉,便可逃避监管;即便被投诉,所受处罚也常低于其违法所得;同时,部分旅游者怀有“占便宜”的心态,明知低价团可能存在陷阱,仍相信能够避免消费或抵制诱导。

  “如今,违规手段日益技术化和隐蔽化,不法企业利用新技术进行虚假宣传和精准诱骗,而消费者对新型欺诈方式的辨别能力普遍不足,更容易受从众心理影响,盲目跟风消费。”徐虹补充说。

  专家支招:提高防范意识,不“捡便宜”

  在旅游市场各类强制消费和欺诈手段仍时有发生的当下,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避免“踩雷”?

  徐虹认为,消费者应主动树立防范意识,对价格明显低于合理水平的旅游产品保持警惕。在选择旅游服务时,建议提前查询旅行社的资质及信用记录,确保其具备合法经营资格。行程中若出现“货不对板”、强迫购物或其他异常情况,应注意保留合同、行程单、付款凭证、照片及视频等证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

  李广提醒,旅游产品中的机票、酒店、景点门票等要素价格相对透明,消费者可自行测算线路的大致成本。若某产品报价显著低于正常水平,则其中必然存在“猫腻”。消费者应理性判断,摒弃“捡便宜”的侥幸心理,否则很可能最终获得的是低质甚至痛苦的旅游体验。此外,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时务必规范签订旅游合同,尤其要认真审查行程安排是否与宣传一致,明确列出所有活动项目及双方权责,避免模糊表述和隐含条款。

  刘婷婷也吸取了教训,“以后报团还得做做功课,避免上当;或者自己做好旅游攻略,选择自由行”。

  构建多元共治体系,推动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

  治理旅游市场乱象不能只靠“事后罚款”,更需要构建一套多方协同、防患于未然的综合治理体系。

  徐虹认为,治理旅游市场违规行为,需从多维度协同发力。除罚款和吊销执照等事后惩戒外,更应强化预防机制。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传播健康、理性的旅游消费观念,并通过公布典型案例提升消费者的辨别能力。监管部门应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推动跨区域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违规名单与白名单动态管理。

  李广提醒旅行社,按照旅游法,与旅游者签署合同的旅行社为组团社,承担对旅游者的直接合同责任,并承担旅游产品线路的直接法律责任。作为组团社,如果自主设计和操作产品,可以在产品设计、资源采购、产品定价等层面加强合规管理,规范业务操作;如果是售卖代理产品,则需要严把供应商的准入关,采购合规的旅游产品线路。

  “构建一个透明、健康、可持续的旅游生态,仍需政府、行业、平台与消费者共同参与、协同治理。”徐虹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实习生 顾钱昊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