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孙满桃)“在网络上,既不能做躲在键盘后面的施暴者,也不要做盲目从众的跟帖者和评论者,保护他人,同时也保护自己。”9月5日下午,身兼北京市第二中学法治副校长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第8次走进北京二中,为师生和家长们讲授开学法治第一课。
课堂上,张军结合涉未成年人案例,剖析案例背后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指出同理心缺乏、对规范的漠视、不正确的是非观念、沟通表达不到位等,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围绕如何引导未成年人规范自身行为,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张军进行了讲授。
“所谓同理心,就是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案例反映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无论是造成他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伤害,包括“网络开盒”“围观吃瓜”等,往往与缺乏同理心不无关系。张军指出,同学们要多换位思考,行动之前想想对方的感受,如果自己不愿意承受就要立刻罢手。
“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正确区分善恶美丑。”张军说,案例反映的未成年人误入歧途、坑骗他人或者相信“天上掉馅饼”,都与是非观念缺失有关。同学们要涵养正气,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案例反映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或受到侵害,往往缘起于与家长、老师之间的沟通不畅。”张军表示,同学们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境,要勇于告诉家长、老师、亲友。“一定要知道,你的身后还站着家人、老师、政府等可以提供支持的力量。”
学生欺凌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校园外遇到欺凌学生造成伤害的行为,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上前制止,可以依法实施正当防卫。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是全社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张军表示,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融合发力,才能共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