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岂能借控烟之名博取眼球
首页> 法治频道> 法眼观察 > 正文

岂能借控烟之名博取眼球

来源:法治日报2025-09-03 15:59

  常鸿儒

  据媒体近日报道,投诉鲁迅夹烟墙画的当事人因多次借控烟之名违规推广所谓尼古丁袋等行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社区公约,现已被关闭账号。无独有偶,近期一网红发布在上海街头劝阻陌生人抽烟后引发冲突的视频,被网友质疑其故意激怒对方博眼球,目前该网红账号已被平台禁止发布作品。

  吸烟有害健康,这已是大众的共识。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导致死亡的人数超800万,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每年有上百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从密闭的办公室到人群熙攘的高铁站台,从充满文化气息的纪念馆到烟火气十足的街头,烟草烟雾不仅污染空气,更在无形中剥夺着他人的健康。

  自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控烟工作法制化进程:2010年,上海出台我国第一部由省级人大颁布的控烟法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2011年,原卫生部颁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要求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2015年6月,《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开始施行,在当时被称作“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2025年6月,深圳市地方标准《无烟场所建设规范》(DB4403/T 622—2025)正式实施,标志着全国首个无烟场所建设地方标准诞生……这些举措表明我国对于控烟的态度是一贯且坚定的。

  控烟确有必要,但部分人群却以“控烟”为幌子,将公益议题异化为牟利工具,用看似正义的名义收割利益。例如上述新闻中的当事人,借控烟之名吸引流量,甚至推销烟草类产品。这不仅消解着控烟事业的公信力,伤害了坚守在街头巷尾、耐心劝导吸烟者的志愿者以及为推动控烟立法奔走呼吁的公益组织,更扰乱了控烟工作的正常秩序,让控烟工作更加任重道远。

  嘴上都是正义,心里头全是生意。正规的控烟执法有明确的主体、程序与处罚标准,绝不容许牟利者刻意制造对立。对于此类把公益议题当作“生意经”的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惩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尼古丁袋等烟草及尼古丁制品的法律属性,以及生产、销售、宣传各环节的法律责任,及时将其纳入监管范围。同时,要建立跨部门数据库,加大对“以控烟为名行引流之实”账号的打击力度,对于存在涉嫌挑动对立、激化矛盾等严重违法行为的,不仅要进行封号处理,还要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网站平台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容审核与管理,建立针对诸如尼古丁袋等尼古丁制品及其他烟草类产品的专项审核机制,利用AI识别、关键词拦截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相关违规内容。同时,要加强对账号的实名认证,对于“一边批判吸烟一边推荐替代品”等异常行为进行重点排查,并加强与执法部门的数据共享,将违规账号信息及时推送至有关部门,实现线上线下治理无缝衔接。

  社会公众也要提高辨别能力,对于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和话题,应保持理性和冷静,仔细甄别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增强对这类行为的警惕性,不轻易被看似正义的口号所迷惑。同时,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控烟公益事业,支持真正的控烟组织和活动,为营造良好的控烟环境贡献力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共同维护公序良俗和公共利益。

  控烟之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必至。从执法者的依法监管到普通人的文明劝阻,每一步都需要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当控烟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对抗,而是成为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健康行动,当“不吸烟”成为一种文明习惯,我们才能真正构建起空气清新、健康和谐的公共空间——这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现代社会治理智慧的最好诠释。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津成立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