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法治春风拂长啸 民主花开满园香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法治春风拂长啸 民主花开满园香

来源:浙江法治报2025-08-14 10:39

  夏日的长啸村,阳光穿过光伏板洒在菌菇大棚上,法治公园里孩童嬉戏的笑声与普法广播里的讲解交织成曲。这个位于海宁市袁花镇东部的村庄,10多年前还是远近闻名的“养猪村”——全村三分之一农户散养生猪,年出栏1.2万余头,不少猪棚的污水直排河道,村民直言“空气都是猪屎味,媒婆都不敢上门”。

  如今,它已完成从普通农业村到“浙江省善治村”“全国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的华丽转身。行走在村中,白墙黛瓦间点缀着法治文化墙绘,“普法驿站”里讨论声此起彼伏,“晒文明·红黑榜”前村民驻足评议——民主法治的种子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绚丽之花。

  党建引领

  民主法治耀乡村

  清晨的阳光刚刚爬上光伏板,长啸村党委会议室里已展开热烈讨论。

  “光伏收益分配方案要再细化”“菌菇基地扩建需要征询周边农户意见”……这样的场景在长啸村已成常态。原村党委书记许国初,这位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的带头人,将“微啸+”党建品牌打造成了凝聚民心的红色引擎。

  在156名党员构建的“基层党委-网格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网格体系下,法治建设有了“神经末梢”。每个党员联系10-15户村民,既是政策宣传员,又是民情收集员,更是矛盾调解员。8个群众评议、议事组织与网格体系同频共振,形成村级事务共商共议共评共监督的共同体。与海宁法院袁花法庭开展的“庭村共建”“支部共建”更让司法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吸纳法庭“阳光化讼”党建品牌,定期开展巡回审判,将真实的庭审变成村民的法治课堂,集约化解乡村矛盾纠纷。

  “除了村容村貌的变化,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村民对‘法’的态度变了。”既是村民代表也是老党员的翁大爷坐在村头的法治长廊里,指着墙上的土地管理法宣传画回忆道。2013年,村里打响以生猪退养为核心的“环境保卫战”,正是靠着党员包组联户普法,算清“污染治理红线”的法律账、经济账和环境账,才在两年内拆除近5000平方米猪棚,让河水变回清流。“就像2019年搞农光互补项目时,我包片的12户农户里7户不签字,有名老太太总担心‘签了字土地就不是自己的了’。我带着打印好的法律条文,连续五天傍晚用本地话解释‘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第六天她就主动来签字了。”

  村民当家

  共治共享谱新篇

  午后三点的“普法驿站”里,村民俞大哥正向大家分享自己从“黑榜”到“红榜”的转变历程。这个细节,正是长啸村以“全岗通”机制激活村民自治的生动注脚。村里不仅有“晒文明·红黑榜”,还将“最美”人物、优美庭院示范户、遵规守约户评选融入村务管理,更有村党委书记牵头培养的“老娘舅”队伍,以“微网格”为平台形成线上排查、线下调处的矛盾化解模式。

  “上黑榜后,我三天没睡好。”俞大哥指着墙上最新一期“红黑榜”,红榜上他的名字旁画着小红花。因图省事,俞大哥把收割后的麦子就近摊铺在家门口村庄道路上通过碾压来脱粒,影响了其他人的出行。网格员上门出示民法典中的相关法条时,他还嘴硬:“我摊自家门口关别人啥事?”直到法律顾问用“麦粒打滑摔倒赔偿”的案例普法,加上邻居在“议事长廊”的委婉批评,他终于收起了麦子,如今更成了“环境督查队”成员,带着民法典小册子劝说他人。

  这样的民主协商,在产业发展中同样鲜明。决定发展“菌菇文旅”产业时,村里在“议事长廊”开了10场听证会,收集156条意见;探索“光伏+食用菌”模式时,更是经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反复论证,法律顾问全程跟进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等环节,确保合法合规。

  法润人心

  文化滋养结硕果

  “法治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生活。”夕阳西下,法治公园里的竹编法治小品在余晖中熠熠生辉。这里新增了不少普法元素,每周四是固定的法治宣传日,“法律明白人”在普法小屋坐班;每月16日,联村律师会来提供咨询——这些都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

  72岁的竹编艺人蔡老师带着年轻人编织“反诈竹篮”,篮身上“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字样格外醒目。“我编了一辈子竹器,没想到老手艺还能讲法治故事。”他指着公园中央的民法典竹编长卷说,那幅“婚姻家庭篇”用不同颜色的竹篾区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有对年轻人来看了三次,说“比看条文明白多了”。这个竹编景观群,如今是“网红打卡点”,去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

  不远处的研学基地,是“长啸—龙山—双丰”法治示范带的核心节点。孩子们在菌菇大棚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光伏板下了解可再生能源法,在“森林迷宫”玩法治闯关游戏,还能参与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

  这样的普法,更融入产业肌理。生猪退养后,村里靠“光伏+食用菌”模式实现“一地五金”——光伏电金、土地租金、大棚租金、设备租金、种植收益,让200多名退养农户转产增收;如今发展桑黄产业,不仅有《海宁市桑黄人工栽培技术规程》等标准护航,更通过“共富工坊”让低收入家庭年均增收1万余元;“光伏+储能”零碳公园、1万平方米的实践中心,更让低碳富民有了法治保障。

  夜幕降临,法治文化广场亮起灯光,村民们在普法宣传栏前驻足,孩子们在法治小品旁嬉戏。从党员翁大爷的法律宣讲本,到俞大哥的“红黑榜”蜕变记,再到蔡老师的法治竹编,民主法治的因子已渗透到乡村的每个角落。正如现村党委书记徐燕所说:“当法治精神融入竹篾与菌菇的生长轨迹,乡村振兴就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卢龙: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贵州罗甸:做热“亲水”夏日品牌 促全域旅游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