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戒网瘾”机构,能拯救网瘾少年吗?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戒网瘾”机构,能拯救网瘾少年吗?

来源:半月谈2025-08-14 09:40

  “反游戏”收割家长,戒网瘾成了生意

  “孩子又偷偷充值几千块玩游戏了!”时值暑假,防止孩子沉迷游戏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一段时间以来,短视频平台不乏控诉网络游戏“毒害”青少年的内容,有家长受到此类内容影响将孩子送进“戒网瘾”机构。“戒网瘾”真的只是送进特殊学校,就会还给家长一个主动远离网瘾、一身清朗的孩子吗?

  网瘾少年的“救星”?

  “儿子已经上初一,每天沉迷手机游戏难以自拔,做家长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林先生说,“有时候真想来硬的,给他送进特殊学校戒网瘾,但最后还是心疼孩子没能狠下心。”

  “救救孩子,管管游戏。”类似这样的呼声,正频频出现在互联网世界中。以某短视频平台为例,“网络游戏危害”话题下的视频播放量已达5.4亿次。

  今年以来,有不少博主在社交媒体平台发长文和视频称,“反游戏”营销号在中国甚嚣尘上,短视频里充斥着“游戏毁掉下一代”的控诉。直播间里,深谙成功学的讲师们痛心疾首地呼吁“反对游戏”,推出各类“戒网瘾特训营”“矫正课程”的广告,精准投送给家长……看似拯救孩子,实则拿捏家长心理,通过对游戏进行妖魔化来收割家长钱包。

  据统计,戒网瘾学校加上网红讲师的演讲以及线下训练营、线上卖课、直播打赏等收入,“反游戏”产业链年产值已经超过700亿元,产业链上的众多机构营收相当可观,成了一笔热门“生意”。

  半月谈记者在检索戒网瘾机构时,弹窗中大多是一些特殊学校以“戒网瘾”“矫正叛逆”“全封闭管理”为卖点的招生广告,招生对象为青春期未成年人,办学地点大多集中在县城。半月谈记者随机拨打某青少年特训学校的招生电话,一位自称刘老师的工作人员介绍:“学校随到随学,戒网瘾的课程至少要半年。”

  当问及通过什么方式戒网瘾时,该刘老师表示,就像戒烟一样,隔离网络环境,接受法治教育、感恩教育等课程培训,同时保证“绝不会出现打骂孩子的情况”。半月谈记者询价得知,一人半年的课程至少4万元。

  “生病”的是家长,“吃药”的却是孩子

  这类戒网瘾学校真的能戒掉网瘾,还社会一个乐观积极、热爱学习的青少年吗?社交平台上,一些网友的分享令人触目惊心。“进去吃不好睡不好,不听话就动手打骂,根本不是招生宣传说的教育引导。”有网友在视频中晒出自己身上的瘀青,声称在学校的“军事化管理”中遭受殴打。

  压抑的环境、非科学的教学手段摧残着未成年人本不成熟的心智。一些家长坦言,孩子从机构回来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疏远,甚至有创伤应激反应,患上心理疾病。“真的很后悔把孩子送到那种地方去。”一位家长说。

  “怕管不住孩子,更怕被这个时代抛弃。”一位从事游戏行业的家长告诉半月谈记者,当自家孩子遇上网络游戏时,自己也时常感到束手无策。这种“无力感”从何而来?

  一方面,数字技术围剿下,传统管教方式正在失效。《第五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3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97.2%,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持续缩小。

  “数字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对父母的教育形成了新的挑战。越管束孩子,他可能越反着来。”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汶蓉表示,父母作为“数字移民”,在面对“互联网原住民”的孩子时,会发现自己所经历的那一套管教模式不再管用了,所以很多时候不知道应该怎么教育。

  另一方面,网络游戏放大了代际冲突,成为教育缺位的“替罪羊”。“一部分家长在教育焦虑之下,会选择向外求救,他们将网络游戏视为洪水猛兽,将戒网瘾机构视为救星。”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研究员杜世超分析,在不少现实案例中,那些因戒网瘾机构而支离破碎的家庭里,“生病的”是家长,“吃药的”却是孩子。

  堵不如疏,学会与网络和平相处

  杜世超指出,即使今天没有电子游戏,孩子也同样有可能以另一种方式逃避学习,以另一种方式上瘾。究其本质,还是家庭教育或家庭关系出了问题,游戏只是恰巧成了代际冲突的导火索。

  此外,尽管当下游戏平台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和时长进行了严格控制,但在具体实践中,孩子们也可能会想尽办法来规避游戏时长限制,给平台和家长监管带来更大的难度。

  《报告》数据显示,在玩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中,32.0%会使用家长的账号玩游戏。甚至还有一些孩子会用爷爷奶奶的身份证去注册玩游戏。杜世超观察到,一些质量低下的收费阅读、视频广告等,暗藏诱导链接,也会成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一大途径。

  在网络时代,成年人与青少年都需要练习与网络和平相处的能力:网络是工具而非生活的全部,需要通过自控力训练和丰富的现实生活体验,逐步形成健康使用网络的习惯。

  家长与孩子可以协商制定屏幕每日使用时间,每天设定一小时“无屏幕时段”。在这个时间里,可以安排户外活动、阅读、桌游等。

  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创作性使用网络,如编程、视频拍摄剪辑等主动行为,应对网络洗脑式信息风暴,减少网络依赖度。

  识别网络风险是所有网民的必修课程。隐私泄露、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只有持续学习才能规避风险。(记者 周心怡 王楚然)

[ 责编:刁慈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卢龙: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贵州罗甸:做热“亲水”夏日品牌 促全域旅游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