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惠民投入做“加法” 多部门协力织密民生保障网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惠民投入做“加法” 多部门协力织密民生保障网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5-08-08 10:09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日前正式对外公布。8月7日,记者从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约200亿元。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不断强化协同,持续加大保障力度。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以政府投入的“加法”,实现家庭教育支出的“减法”。保育教育费占家庭学前教育总支出的比重较高,免除费用后,家庭的教育支出将有效降低。

  据介绍,为了充分体现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此次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既包括公办幼儿园,也包括民办幼儿园,既包括城市幼儿园,也包括乡村幼儿园,让所有在园就读的大班儿童都能够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

  “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某民办园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是每个月每人800元,所在地同类型的公办园收费标准是500元。政策实施之后,在公办园就读的大班儿童500元保育教育费全部免除;在民办园就读的大班儿童,相应按照500元的标准免除,只要交差额部分,也就是300元。”郭婷婷说。

  “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育公平,反映了我国财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投资于人的具体实践,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表示。

  在具体部署方面,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介绍,目前财政部已经足额安排了中央财政需要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于近日下达。同时,将指导各省结合地方实际,分类细化省域内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标准,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记者了解到,遵循经费合理分担原则,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中央财政拿大头,对中西部地区也给予政策倾斜。各地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确保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保障这项惠民政策顺利实施。后续,相关部门也将适时研究完善政策措施,让更多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同时继续通过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地方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郭婷婷表示。

  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促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也协同发力,积极推进各项惠民举措落地见效。除了支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近期,财政部还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等多部门连续推出了包括育儿补贴在内的一系列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可以说是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不断完善,生动地反映出国家根据人口发展变化形势持续精准施策,这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投资于人的具体实践。”郭婷婷表示。

  完善养老体系建设,民政部与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以消费补贴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5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以安徽省为例,记者了解到,该省今年以来将12.3亿元省以上财政资金注入了医疗体系支持城乡医疗服务协同发展。

  此外,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各地各部门还综合运用就业补贴、扩岗补助、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政策资金,多措并举推动稳住就业大盘。业内人士表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体现了国家对民众福祉的责任担当,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记者 韦夏怡 袁小康)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