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轻信代抢演唱会门票 一女子被骗19万!警惕这些新骗局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轻信代抢演唱会门票 一女子被骗19万!警惕这些新骗局

来源:央视网2025-08-04 09:20

  央视网消息:夏日炎炎,各类演唱会、音乐节在各地火爆上演,一些热门场次往往一票难求。这时,如果有人告诉你“有内部渠道”、“认识主办方”可以代抢票,你会心动吗?江苏的张女士就遇到的这样的情况,来看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的报道。

  近日,江苏省盐城市的市民张女士和好友戚女士,想要购买当地一场音乐节的门票,在连续几天蹲守官方售票平台无果后, 便决定到社交媒体上碰碰运气。此时,一个自称“有内部渠道”的博主引起了她的注意。

  张女士:他就说我付完钱之后,1到3分钟,它(票)就会出现在我那个票夹里面,刚开始是一直刷新都没有,然后我就没有付款。他说我付完了之后才有,然后我就付了。然后他就说又是没备注,又是卡单什么的。

  盐城市公安局盐南分局新都派出所民警吴少波:骗子自称是购票网站的工作人员,可以帮忙购票,每张票只需要加18元的“代购费”,而且失败的话,可全额退款。张女士信以为真,便两次向对方转账共计634元。

  随后,对方以“账户异常”“支付超时”等理由声称购票失败,并且表示可以全额退款。为取得信任,对方还发送了伪造的“大麦网”支付页面、营业执照及手持身份证照片等看似正规的证件,并以指导退款为由,诱导两位女士下载屏幕共享软件。

  张女士的朋友戚女士:他给我发了个会议链接,然后他就要给我开屏幕共享,我微信余额不是1800吗,转到那个银行卡里面,然后他就让我扫那个码,说什么做一个虚拟的账,要达到一定数额,然后达到了,这个钱会退给我的,就是所有钱都会退给我,他让我相信他。

  随后,诈骗分子一步步引导戚女士将微信零钱全部提现到银行卡,并扫描二维码完成了“验证”。

  吴少波:直到收到银行发来的1800元扣款短信,戚女士才意识到被骗,并进行了报警。

  轻信代抢演唱会门票 一女子被骗19万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近一段时间,包括上海、浙江等多地公安机关以及网信部门发布了多个涉演唱会门票诈骗相关案例。浙江温州的王女士就因为轻信了所谓“加价100元就能买到官方票”的说法,最后不仅没有买到票,还被骗了19万元。

  浙江温州的王女士想看某知名歌手的演唱会,但因官方售票平台上的门票已售罄,便转向某二手交易平台寻找转售信息。此时,一条“官方票加价100元”的售卖信息吸引了她的注意。王女士与卖家取得联系后,对方要求脱离平台交易,添加微信进行后续操作。

  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区分局开发区派出所民警季垟灿:他跟王女士说是票是官方直出的,而且有时间限制,要求王女士立即付款。王女士急于购票,所以在没有仔细甄别的情况下,用手机扫描了二维码,落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王女士扫描二维码进入诈骗链接后,也收到了96110的反诈电话提醒。然而,王女士并未在意,仍在“卖家”的指引下继续操作,填报身份信息、联系电话。之后她收到了一个所谓的“取票码”,与此同时,“客服”发来一个收款码。

  季垟灿:假冒的客服要求王女士转账980元票款,但是转账交易没有成功。

  此时,假冒的客服解释,“因系统故障导致王女士账号资金冻结”,要求她向指定的“官方银行账户”转账并提供转账失败记录,再由“客服”用转账失败记录提起申诉,就可以“解冻账户”,完成购票。假冒的“客服”还告知王女士转账的钱仅是一串用以解冻账户的数字,并不会真正转账。

  季垟灿:“客服”先让王女士转账18元试一下,说转账肯定不会成功的。王女士在转账18元之后,确实没有转账成功。

  由于这一次的操作的确如客服所说转账“显示失败”,这让王女士放松了警惕。在“客服”的不断催促和诱导下,急于购票的她,最终按照客服的要求转账了198198元用以解冻账户。然而,这次却收到了银行显示转账成功的短信,同时反诈预警系统也向她发出了警示,此时王女士已经意识到被骗,立即向警方寻求帮助。

  季垟灿:民警在接警后对该案件受案调查,通过侦查发现钱款流向江苏南通某地,公安反诈中心马上对该款进行拦截止付工作,并出警到江苏南通对嫌疑人实施抓捕。

  公安部梳理"代买演唱会门票"实施诈骗套路

  最终,在温州和南通两地警方的共同努力下,王女士的19.8万余元被成功追回。针对涉演唱会门票骗局,公安部刑侦局日前也发布提示,总结了此类诈骗的几种不同套路:

  第一种,骗子营造票务紧张的氛围,号称先到先得,诱惑你直接转账。

  第二种,已经让你转账了,还会谎称你未按要求备注个人信息,导致出票失败,需重新再付款一次,之后再以退还之前的款项为名,让你添加对方的社交软件账号进行办理。最后以你银行流水不足、征信有问题等莫须有的理由向他们指定的账户转账。

  第三种就是骗子自行开发的票务平台,以假乱真。当你付款后会以你付款错误为由,称导致资金冻结,需要再进行所谓的解冻操作,实则诱导你进行大额转账,关键还会让你开启共享屏幕。共享屏幕就等于共享钱包,密码验证码都能共享,资金就很可能被盗刷。

[ 责编:刁慈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包惠段启动联调联试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亮相好莱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