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孙满桃)记者今日从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获悉,上半年,全国法院收案2109.2万件,同比增长25.5%(与去年同期含诉前调解成功案件相比下降8.5%),结案1732.5万件,增长16.7%,为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据悉,在设有合理区间的总体指标中,7项指标优于合理区间,5项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其中“案-件比”下降0.08,上诉率、申诉申请再审率分别下降 1.68和 0.37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衍生案件137.7万件,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更加充实。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意见》对司法增进人民福祉作出具体、明确部署,既有实体性要求,也有程序性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指出,民生案件多是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劳动就业、生活消费等纠纷,争议相对简单,但背后交织的法理情尤需关注,尤需法院、法官在定分止争上更加用心用情。定分止争在乎细节,立案环节的诉讼指导、依法登记、保全鉴定、先行调解,判前判后的释法说理、来访接待、信访答复等等,这些工作做优做细,定分止争才能做深做实。
张军强调,当前,要紧扣就业这个民生之本,依法妥善审理涉就业纠纷案件,加强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会同检察机关做实民事支持起诉,协力清理整治欠薪,营造良好就业环境。特别要高度关注涉群体性就业问题,研究制定涉新就业形态司法政策、审理劳动密集型企业破产案件等,要把稳就业、促就业作为重要考量,依法妥处相关案件。
张军指出,要持续抓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治理工作,加强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化、综合性建设,健全社会调查、社会观护、社会支持等机制,推动“三审合一”规范、实质运行,更好以司法保护促推“六大保护”融合发力。要加强执法司法衔接,协同把治安管理处罚法新增的学生欺凌有关规定落实到位,促进形成校园治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