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国内销售的充电宝必须要有CCC标志吗?(服务窗)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在国内销售的充电宝必须要有CCC标志吗?(服务窗)

来源:人民日报2025-07-03 13:21

  在国内销售的充电宝必须要有CCC标志吗?(服务窗)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答记者问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快速普及,消费者对移动电源(充电宝)的使用需求激增。我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充电宝生产国、消费国,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10.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

  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飞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中国民航局日前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CCC认证标志(俗称3C标识)、CCC认证标志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一时间,很多消费者都在查找自己的充电宝是否有CCC认证标志。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

  问:什么是CCC认证?为什么要将充电宝纳入CCC认证监管?充电宝CCC认证从何时开始执行,是否有强制性?

  答:CCC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是我国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及环境,依法实施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

  近年来,由充电宝引发的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威胁到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公共安全。为加强充电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于2023年3月发布《关于对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将充电宝及其关键部件——锂离子电池(也就是电芯)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CCC认证管理,明确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及电芯,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通过实施CCC认证,按照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第1部分:安全要求》(GB 4943.1—2022)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GB 31241—2022)的规定,对充电宝的充放电温度控制、高温外部短路、跌落和挤压等关键安全指标进行严格测试,同时对生产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开展检查,确保产品持续符合标准和CCC认证要求,切实把好市场准入关。

  问:如何辨认真假CCC认证标志?

  答:目前充电宝加施CCC认证标志的主要方式为印刷或模压标志,即产品本体上印制有CCC认证标志图案。

  此外,充电宝也允许粘贴标准规格CCC认证标志。标准规格标志采用全息激光防伪技术制作,对准标志观察,整体为白色底板,黑色图案,并含有菱形图案和中国认证字样暗纹,有真实感和立体感。如果没有立体效果,那么可以判断是仿冒的标志。

  市场监管部门也提示广大消费者,CCC认证标志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网上售卖的含有CCC字样的标志均不合法,请消费者不要购买使用。

  问:2024年8月1日起,市面上销售的充电宝都要有CCC认证标志。在此之前购买的、没有CCC认证标志且未被召回的充电宝,还能用吗?

  答:2024年8月1日起,如果商家销售了没有CCC认证的充电宝,就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对于消费者来说,未被召回的充电宝能够使用。但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相应规定。

  问:夏季到了,对于安全使用充电宝有哪些建议?

  答:一是消费者不要随意将充电宝放置在车内等太阳直射、高温、不利于散热的环境中使用。因为充电宝内部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可能发生“热失控”,引发着火或冒烟。

  二是充电宝产品内部的锂电池使用的是易燃电解液,相对不稳定,一旦出现严重磕碰、挤压变形、鼓包漏液等情形,请消费者及时停止使用并淘汰、更换。

  三是消费者在购买充电宝产品时,请认准产品上加施的CCC认证标志,也可以通过“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验该产品的获认证情况以及CCC认证证书是否有效。(人民日报记者 林丽鹂)

  来源:《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3日 第14版)

[ 责编:刁慈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