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查找身边隐患 共筑安全防线——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综述
首页> 法治频道 > 正文

查找身边隐患 共筑安全防线——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综述

来源:新华网2025-07-01 09:41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题:查找身边隐患 共筑安全防线——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综述

  新华社记者周圆、魏弘毅

  玩“穿越”,四川编排情景剧《我在古蜀当焊工》,演示动火作业规范操作;解谜题,广东设计互动游戏吸引市民参与隐患识别;上云端,南方航空打造主题航班,与乘客一同在高空话安全……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统一部署,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入推动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持续筑牢安全生产人民防线。

  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今年活动将“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摆在突出位置,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将隐患扼杀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举报企业违法行为后很快就有了反馈,政府还奖励了我6000元。”在河南洛阳,李先生举报一企业盗用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涉嫌虚假宣传。经核查情况属实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对该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并给予李先生现金奖励。

  据悉,河南省专门修订了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便捷举报途径,优化核查模式,明确举报情形以及简化奖励程序,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监督。

  在湖北武汉,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分公司则建立起安全隐患报告积分制。

  “我们提倡工人自主查找安全隐患,核实情况后奖励积分。”该公司双柳长江大桥项目部安全总监李文松介绍,积分制不仅关系到员工安全隐患报告奖励的多少,还是员工操作行为规范的“管束绳”,能够纠正不安全、不规范的行为。

  国铁集团所属单位推广“隐患随手拍”“隐患直报”等系统,提升隐患排查效率与精准度;宁夏银川开展“隐患辨识科普行动”“安全隐患曝光行动”“消除隐患演练行动”等活动;上海公布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消除一个隐患,增添一份安全。从增强隐患排查意愿、提升隐患排查能力,到强化隐患排查举措、加强隐患整改管理,各方全链条推进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着力实现风险隐患的早发现、早处置。

  抓重点、攻难点,是提升安全水平的关键。各方深刻汲取近期事故教训,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紧盯消防、危化、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多措并举落实落细安全责任措施。

  辽宁、江西矿山企业对生产系统、安全设备进行精细化检查,消除潜在安全隐患;江苏常熟、湖南长沙燃气行业加大管网设施巡检力度,开展用户端安全隐患入户排查整治;山东滨州、福建厦门等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消除楼道乱停乱放、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聚焦重点,靶向治理,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演练、科普、走访等多维发力,不断织密安全防护网。

  日前,一列满载安全知识的特殊列车——成都地铁7号线“安全号”主题地铁列车正式投运。“居家安全无小事,用电用气要重视”“通道火灾莫慌张,湿布捂鼻速离场”……在“安全号”主题列车的地面、车门等显著位置,均设置了安全标语,为广大市民带来沉浸式安全知识科普之旅。

  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天津推出原创安全知识快板;黑龙江拍摄 “卫维安”系列短视频,把生硬的安全知识融于不同场景;陕西将传统演练升级为“科技+趣味”沉浸体验,让群众体验电梯逃生、高层逃生等应急场景。

  不断拓宽活动覆盖面——安徽黄山利用“戏曲+安全”“农产+应急”的模式,将宣传舞台带到田间地头;浙江金华邀请专家到企业车间,进行“啄木鸟式”隐患排查,并现场指导整改;重庆南川通过知识宣讲、器材演示、应急演练等,为师生送上实用“安全锦囊”。

  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工作,把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重点领域“一件事”全链条专项整治,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