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个人隐私频频“出走”?手机防护技巧快来掌握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个人隐私频频“出走”?手机防护技巧快来掌握

来源:保密观2025-06-30 14:59

  如今,手机已成为我们形影不离的“挚友”。它珍藏着家人的笑脸,记录着生活的美好,掌管着财务支出……然而,对手机过度依赖的同时,各种隐私泄露风险也随之而来,聊天内容、支付密码、位置信息等都有可能在无形中被“出卖”。

  聊完秒收广告

  当心App“偷听”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聊天提到某一件商品,购物App就立刻推送相关广告。这很可能是App获取了手机麦克风权限,在后台悄悄“偷听”,不仅收录你的谈话内容,连手机周围环境音也不放过。这些收集到的声音,会被上传进行智能分析,识别出你的兴趣偏好,进而实现广告精准推送。

  防护技巧:

  在手机设置中关闭电商、工具类等App的麦克风、通讯录等权限,从源头阻断隐私收集。

  定期检查App使用记录,卸载长期闲置却占用较多权限的App,避免权限长期暴露带来的潜在风险。

  蹭免费Wi-Fi

  警惕“钓鱼”陷阱

  在咖啡厅悠闲享受下午茶,随手连接免费Wi-Fi刷新闻、聊工作……这种看似平常的举动,却可能暗藏危机。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很可能是不法分子精心布置的“钓鱼”陷阱。他们通过设置免费Wi-Fi监控他人的网络流量,获取密码、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个人敏感信息。某些情况下,连接过这些来路不明的Wi-Fi可能会导致设备位置信息被追踪和获取,通信内容被监听等。

  防护技巧:

  关闭Wi-Fi自动搜索功能,防止设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连接到不可信的网络,确需使用时,手动选择正规渠道提供的Wi-Fi,以有效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网银登录、支付转账等操作行为。

  “晒”日常生活

  小心隐私“露馅”

  在社交媒体分享生活日常已经是现代人的生活常态,但你是否想过,那些精心挑选的照片、随性而发的文字,可能正成为隐私泄露的“导火索”。一张未打码的车票截图,会暴露出个人身份信息和行程轨迹;定位“某小区”的遛弯动态,结合拍摄角度能锁定单元楼位置……这些藏在镜头里的个人信息碎片,随着动态传播逐渐拼出“生活地图”,让他人轻易掌握你的隐私。

  防护技巧:

  主动清除定位痕迹,在分享发布前,通过修图工具删除照片的元数据,从源头切断位置信息传播。

  敏感信息模糊处理,涉及门牌、证件信息等内容时,可以采用“局部打码+文字描述”替代原图直接发布。

  扫码领“福利”

  提防诈骗套路

  刷短视频时跳出“扫码领红包”弹窗,朋友圈出现“点击链接送水杯”分享,手机收到“免费领话费”短信……这些“免费福利”背后,往往藏着陷阱。点击链接或扫码下载的App,很可能是“钓鱼”或“木马”程序。一旦安装,恶意App可能会在后台窃取通讯录、身份信息、银行账户等隐私数据。这些数据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就可能被用于实施精准诈骗,严重威胁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防护技巧:

  看到 “免费送”“扫码即得” 等宣传内容,要提高警惕,拒绝点击、扫描来路不明的链接和二维码。

  通过手机自带应用市场或官方平台下载App。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受台风“麦德姆”影响 琼州海峡客滚船停运

  • 乐享假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