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涉毒陷阱需警惕!“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 “聪明药”反被聪明误
首页> 法治频道> 滚动大图 > 正文

涉毒陷阱需警惕!“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 “聪明药”反被聪明误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2025-06-24 10:33

  “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聪明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高法严惩教唆利用未成年人涉毒犯罪,哪些未成年人涉毒陷阱需警惕?

  “吸一口飘飘欲仙,安全上头无隐患”,类似的宣传语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悄然出现,再配上吞云吐雾的画面,“上头电子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

  事实上,导致上头的主要成分——依托咪酯,已于2023年10月1日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纳入国家列管。也就是说,所谓的“上头电子烟”,吸它就是吸毒,贩卖它就是贩毒。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毒品披上了“邮票”“奶茶”“跳跳糖”“聪明药”等物品的外衣,看上去“人畜无害”,实则将罪恶之手伸向普通人。

  最高人民法院昨日通报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 35859件。今年1到5月份,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9343件,同比下降 29.31%。近十年来,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毒情形势持续向好。

  但另一方面,新型毒品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滥用群体低龄化、犯罪群体年轻化特征愈加明显。最高法再次警示:“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聪明药”会导致“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么,都有哪些未成年人涉毒陷阱需要特别警惕呢?

  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中,2023年11月左右,时年25岁的刘某明,与比他小1岁的刑满释放人员高某彩、时年17岁的朱某豪商议,贩卖含有依托咪酯成分的“上头电子烟”牟利。三人驾车从浙江省云和县来到江西省进贤县,以3.4万元的价格从徐某平(同案被告人,已判刑)处购买100个“上头电子烟”,之后贩卖给柳某欣等多人,并且在宾馆房间内和驾驶的汽车内容留多名未成年人吸食“上头电子烟”,多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刘某明被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

  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法官汤笑然分析:

  近年来,依托咪酯往往被不法分子伪装成电子烟流入市场,并以“上头”作为宣传噱头,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和诱惑性,滥用群体低龄化特征明显。同时,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拉拢,误入歧途本案是一起纠集未成年人实施毒品犯罪并容留多名未成年人吸食依托咪酯的典型案例。

  被告人刘某明、高某彩纠集未成年人朱某豪多次向多人贩卖含依托咪酯成分的电子烟,还称“让朱某豪出面卖货风险小一点”;他们多次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所谓的“上头电子烟”,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汤笑然说,这类案件的审理体现了法院对涉未成年人的新型毒品犯罪依法严惩的立场。

  依托咪酯是麻醉诱导常用的药物,2023年10月1日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纳入国家列管, 吸它就是吸毒,贩卖它就是贩毒。提醒青少年谨慎交友,提高对新型毒品的辨识能力,切记“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不要尝试任何所谓“上头”“刺激”的物质。

  最高法此次发布了7件新型毒品案例,占比历年最高,最高法刑五庭副庭长李晓光说,当前我国毒品滥用结构发生新的变化,以未成年人为犯罪对象的案件频发,有的被引诱、教唆、欺骗甚至被强迫吸毒,沦为受害者;有的已经形成吸毒瘾癖,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毒品吸食,成为“消费者”;还有的作为犯罪主体,被不法分子利用、教唆参与毒品犯罪,沦为“工具人”。从严惩处以未成年人为危害对象的新型毒品犯罪刻不容缓。

  李晓光表示,新型毒品伪装性和迷惑性强,往往伪装成食物、饮料、电子烟等形态,例如“邮票”“跳跳糖”“奶茶”“上头电子烟”等,对于辨别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具有较强的迷惑性,极易因猎奇心理而误入歧途。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等非接触式手段逐渐成为涉毒犯罪的新常态。工程师崔某自感工作压力大,为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社交软件联系境外人员多次购买所谓的“聪明药”,被以走私毒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汤笑然表示,近年来,审判实践中发现,个别青少年及其家长甚至个别高学历从业人员为提高学习、工作效率,迷信“聪明药”。事实上,所谓“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主要成分哌醋甲酯)、阿德拉(主要成分苯丙胺)、莫达非尼等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不仅不会让人变“聪明”,长期服用反而会产生依赖性,出现萎靡、狂躁等精神症状,严重损害服用者身心健康。也提醒社会公众,没有可以使人变聪明的“聪明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以积极健康的态度解决,遵循科学规律,切勿聪明反被“聪明”误。

  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判决生效的毒品案件被告人14456人,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2821人,重刑率达19.51%,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约12个百分点。案例中,罪犯温某鸿对抗执法权威,暴力抗拒缉毒抓捕,罪行极其严重,且系累犯,人身危险性极大,被判处并执行死刑。苏某和身为医院院长,却利用职务便利长期、多次、大量贩卖麻醉药品“杜冷丁”牟利,任由其流入毒品市场,主观恶性深,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五庭庭长李睿懿表示:特别注重依法严惩走私、制造、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依法严惩具有武装掩护毒品犯罪、暴力抗拒查缉等严重情节的犯罪分子,依法严惩毒品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主犯、再犯、累犯和毒主、“金主”、雇主,对其中罪行极其严重、依法应当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0000列

  • 广东潮州:积极应对台风“杨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