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公共健身器材岂容多个环节“掉链子”?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公共健身器材岂容多个环节“掉链子”?

来源:工人日报2025-06-18 10:08

  【社评】

  只有打起十二分精神严格把关和监管,才能让公共安全、公众利益不打折扣,让民生福祉切实落地——那一根根钢管和立柱托起的,是群众的健身梦想,更是沉甸甸的民生。

  据6月15日央视《财经调查》报道,近期多位消费者举报称,一些生产厂家将不合格的公共健身器材销售进了市场,个别公共健身器材因质量问题、安装问题,屡屡发生伤人事件。记者随后对该领域的生产、安装、使用全链条开展调查暗访后发现,多家生产厂家通过降低器材的管材壁厚度、将器材安装方式从“地埋”改成“地上”、炮制尺寸“缩水”的“袖珍版”器材等方式偷工减料,违规生产非标公共健身器材流向多地。这些产品的合格证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按需定制,质监部门的检测合格证书更可以“直接花钱买”。

  椭圆仪、健骑机、太空漫步机、坐推坐拉器……如今,在公园里、广场上、小区内,各类户外公共健身器材覆盖率不断提高,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标配”,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作为国家为推动全民健身而打造的惠民工程,大量公共健身器材从生产、质检到采购、安装、后期运维和监管等多个环节均“掉了链子”,令人大跌眼镜、不寒而栗。

  生产环节偷工减料、检测环节弄虚作假、采购环节追求低价,多方形成的利益合谋闭环,将器材使用者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常规的监管手段也难以奏效——当大量非标产品流入市场,使用过程中便有较高概率发生管材断裂、立柱倾覆等事故,这不仅是在给群众的生命安全“埋雷”,更可能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生态。这类器材多属公共服务性质,其中不少还打着公益捐赠的旗号,若粗制滥造、隐患重重,无疑构成了对公共服务、公益事业公信力的极大伤害。

  公共健身器材健身不成反伤身,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公共服务领域的治理短板。一段时间以来,从公园长椅中间被焊上钢管,到盲道成了断头路、第三卫生间长期不开放,再到消防工具箱中的防毒面具不防毒、河边救生设备缺损丢失等,一些地方公共空间相关服务和设施的可及性和质量令人担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属地权责不清,街道、社区、物业等部门在引入相关器材和设施时存在“装装样子”的短视心理,满足于“建了就行、有了便好”,在采购建设相关器材设施时,使公共安全让位于低价逻辑,一味图便宜却未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在后续维保过程中也存在“建而不管、重建轻管”的误区;另一方面是一些生产者和经销商精准拿捏了一些采购者的特殊需求——既能在账面之下将实际价格做到更低,又能实现相关器材设施“金玉其外”的建设效果。当供给者以非标产品投客户所好而赚得盆满钵满,也进一步助长了腐败歪风。此外,公共服务意识欠缺,建设维管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等,则是更深层的原因。

  公共空间的服务设施,是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在为公众提供安全、便利与舒适的同时,也是健康福祉的“推进器”、城市文明的“展示窗”、经济活力的“支撑点”。某种意义上说,它们远非简单的“硬件”配置,更丈量着公共服务的诚意与智慧,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途径之一。眼下,守好公共健身器材的安全防线,需要相关部门立案调查、查封产品、责令停产等。长远看,构建覆盖生产、认证、采购、安装和运维在内的全链条监管机制,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斩断各方伸向公共健身器材的不当得利之手,则更为迫切。

  在国家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努力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的背景下,大量非标公共健身器材流入市场,无疑是极为不和谐的音符,同时也提醒我们警惕一些惠民工程成为别有用心者赚黑心钱的遮羞布,只有打起十二分精神严格把关和监管,才能让公共安全、公众利益不打折扣,让民生福祉切实落地——那一根根钢管和立柱托起的,是群众的健身梦想,更是沉甸甸的民生。(韩韫超)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0000列

  • 广东潮州:积极应对台风“杨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