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河南开封:让“非遗”普法有“颜”更有“料”
首页> 法治频道> 原创策划 > 正文

河南开封:让“非遗”普法有“颜”更有“料”

来源:光明网2025-05-29 10:30

  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

  千年古城焕新颜,非遗普法谱新篇。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宋风四雅……在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八朝古都开封孕育了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月28日,记者跟随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河南站”活动采访团走进开封市博物馆,了解开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纽带,通过非遗项目的活化利用,探索“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普法新路径。

河南开封:让“非遗”普法有“颜”更有“料”

  走进开封市博物馆“画韵年丰”展厅,身着现代法治外衣的门神年画引人注目。和谐社会象征的和合二仙、公正与威严化身的包拯、惩恶扬善的钟馗……无一不体现着非遗普法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朱仙镇木版年画将木版年画经典门神形象与法治元素创新结合,让群众在体验中感受非遗普法的魅力。朱仙镇木版年画与普法的关联,不仅体现在法治护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更通过普法实践、艺术表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法治样本。

河南开封:让“非遗”普法有“颜”更有“料”

  “我们突破‘被动保护’思维,通过法治年画创作实现非遗技艺与普法宣传的双向赋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项目市级传承人蔡瑞勇介绍,朱仙镇木版年画将木版年画的经典门神形象与法治元素创新结合,让群众在体验中感受非遗普法的魅力,既传承了传统艺术,又弘扬了法治精神、传播了法治文化。

河南开封:让“非遗”普法有“颜”更有“料”

  在中国汴绣展厅,绣工们正在制作法治香囊。手帕、折扇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依法上网”等标语通过传统针法跃然绢帛之上。

  “每幅作品需经历设计、勾稿、刺绣等多道工序,就像法律体系需要不断完善。”汴绣大师吴朵表示,法治汴绣文创的应用,在穿针引线中,便可以实现“指尖学法”。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誉为“宋风四雅”,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中记载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采访团走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宋风四雅”体验区。点茶师以茶膏为墨,在茶汤中勾勒“清朗网络”图案;插花艺术展中,梅兰竹菊对应“文明用网四准则”……在感受宋代雅致生活美学的同时,体验非遗普法带来的“雅致”。

  近年来,开封市委网信办秉持创新驱动、文化赋能的理念,创新网信普法宣传模式,从“面对面”的线下普法到“键对键”的线上活动,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普法宣传之路。其中,非遗作为开封特色瑰宝,被巧妙地纳入普法宣传体系,成为网信普法生动实践。以非遗为网络普法新阵地,围绕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网信法律法规,挖掘一批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法治文化产品,让“机械式”“灌溉式”普法模式转化为“互动式”“体验式”,寓教于乐,在文化产品创作中传递法律知识,增强普法效果。

  下一步,开封网信部门将继续创新网络普法模式,深化“普网络法”与“用网络普法”融合,结合开封文化特色和丰富普法资源,持续推出高质量网络普法产品。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