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河北首例破坏金长城公益诉讼案开庭审理
首页> 法治频道> 案件快递 > 正文

河北首例破坏金长城公益诉讼案开庭审理

来源:法治日报2025-05-14 09:24

  本报讯 记者李雯 通讯员焦明珠 李志辉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河北首例破坏金长城本体引发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庭审现场,公益诉讼起诉人在宣读完起诉书后,当庭出示了多组航拍照片。照片显示,在康保县李家地镇金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内,原本连贯的夯土墙体被数道突兀的沟壑截断,西南角马面遗址处暴露出新鲜的土石断面。经司法鉴定,这段始建于金代的军事防御工事遭到不可逆破坏。

  “2020年6月4日至5日,被告李某为扩大农田边界,雇佣挖掘机在长城本体及保护范围内连续开挖8段防牧沟。”检察官出示的现场勘查笔录显示,涉案沟槽最深处达1.5米,部分区段直接贯穿长城墙基,挖掘出的土方违规覆盖在文物本体上。经河北省文物专家评估,该行为导致长城历史风貌严重受损。

  2021年10月,康保县人民法院以故意损毁文物罪判处李某罚金5万元。但刑事判决并未涉及文物修复责任。检察机关在履行公益监督职责中发现,受损长城段亟须专业修复,遂启动民事公益诉讼程序,要求李某对已经破坏的长城本体承担修复责任,赔偿相应的修复、勘查费用。

  庭审现场,双方就金长城受损状态、修复费用等争议焦点展开辩论。合议庭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和质证,充分听取当事人的诉辩意见,并对争议问题进行重点调查。经释法明理,李某充分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自愿履行赔偿责任。经协商,双方当事人形成初步调解意见。

  张家口地区长城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然而长期以来,长城本体及周边环境随意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张家口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用最严格司法惩治破坏环境资源行为,遏制破坏行径的蔓延。同时认真贯彻恢复性生态司法理念,坚持保护发展与治理环境并重、打击犯罪与保护生态并行、防治污染与修复生态并举,以终局止争理念促进纠纷的全流域治理、一揽子解决。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主席在阿斯塔纳的精彩瞬间

  •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