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刷好评丢了账号还可能成犯罪帮凶 警方揭露盗养贩账号黑灰产链条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刷好评丢了账号还可能成犯罪帮凶 警方揭露盗养贩账号黑灰产链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5-14 08:09

  近年来,微信作为日常使用率最高的社交软件之一,在满足人们网络社交、消费结算等需求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打起了主意。 不仅出现通过微信账号进行的不法交易,而且还衍生出依靠贩卖微信账号牟利的黑灰产。所谓“黑灰产”是“黑色产业”与“灰色产业”的合称,通常指利用网络技术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及其辅助行为形成的规模化、链条化产业。

  一条大量购买物联网卡举报线索

  牵出黑灰产团伙

  近期,湖南湘潭警方就端掉了一个集盗号、养号、贩卖微信号于一体的黑灰产团伙。公安机关查明,该团伙盗取微信6000余个,团伙头目冯某获利120余万元。

  2024年4月,湘潭警方接到举报,辖区内有人大量购买物联网卡和二手手机。区别于一般的手机卡,物联网卡不能接听电话,只能使用无线数据,接收短信等基础通信服务。这里怎么会有人需要这么多物联网卡?民警顺藤摸瓜,竟然发现了一个盗养贩微信号的黑灰产团伙,分布在湘潭市的6个窝点。

  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网安大队民警张睿:当时我们冲进去,工作室里有四台电脑,将近两三千台手机,场面很震撼。

  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邱广华:当时嫌疑人都在自己的工位上,正在用即时聊天软件跟受害人沟通。

  在2024年8月的这次收网行动中,民警兵分6路,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扣押作案手机3000多部。经过讯问,民警了解到,这是一个靠批量销售微信号获利的团伙。

  以刷好评领红包为诱饵

  盗取受害人微信账号

  警方查明,该团伙犯罪嫌疑人主要瞄准未成年人,以做任务领取红包为诱饵,盗取微信账号,并将这些账号高价出售给上线,用于违法犯罪活动。

  在本案中嫌疑人选择通过做任务领红包的方式,从受害人那里骗来微信号,这些微信号都已经绑定了身份证号,进行了实名认证。嫌疑人仅需在境外网络社群中,低价购买大量只能接收短信和使用无线网络、移动数据的物联网卡,再给这些微信账号换绑,就能成功占有这些微信账号。

  张睿:他们通过在各大视频平台发布一些虚假的领福利、领皮肤视频,比如领588元的外卖红包,用虚假福利的视频吸引受害者。有一些受害者轻信了他们的虚假宣传,就会在视频下留言询问怎么领取福利,他们就发一些操作方法。

  在短视频平台上,犯罪嫌疑人还会展示转账成功的记录,告诉受害人之前已经有很多人领取成功了,机会可遇不可求。如果有人上钩,接下来,犯罪嫌疑人会用企业微信添加受害人好友,随后发给对方自己公司的营业执照、从业信息等,让受害人放下警惕。之后,犯罪嫌疑人会告诉受害人,如果想领取红包,就必须按照他们的指示做任务。

  张睿:首先需要受害人提供微信的账号密码、支付密码,说要用他的微信号异地登录做一下任务,还特意提醒受害人,微信里面有钱的话就提前把钱转出来,取得受害人的信任。

  随后,犯罪嫌疑人会要求受害人按照任务步骤,将微信密码改为指定密码。这串密码非常复杂,由长短不一的竖线组成。 犯罪嫌疑人还会特别提醒,这个密码不能保存或发送给他人,否则会导致任务失败。如果受害人没有戒备心,真的没有提前存储,在之后会很难回忆起来这串密码,也自然不可能再次输入登录。

  在受害人修改密码后,犯罪嫌疑人会要求他们退出登录,声称只借用该微信号3到5分钟,只用于授权,便于刷销量、好评、点赞。等时间到了,号主就可以再自己登录,不会泄露任何信息,并向受害人展示后台正在运行的刷票系统和退款成功记录。 如果受害人信以为真,真的修改密码并且退出登录,到这一步,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就已经初步盗取成功了。

  使用插件高频次发送验证码

  触发微信保护

  初步盗取微信成功,接下来,骗子要做的就是继续迷惑受害人,让他们对微信出现的异常提示放下警惕,避免受害人通过手机短信验证码、好友申诉、报警等方式找回微信账号。

  在收到受害人的账号密码后,为了避免因刚修改密码,就异地登录导致微信被封,骗子通常不会立刻登录。而是会伪造一张微信登录风险提示的截图,告诉受害人,自己在登录微信时出现风险提示,60天后才能解封

  为了给这张伪造的图片再加一重保障,避免受害人反悔,中断任务,自行登录微信。骗子会同步使用一个叫作“卡手机”的软件插件,通过高频次给该微信发送短信登录验证码,触发系统开启保护机制。

  邱广华:嫌疑人会用一个叫“卡手机”的软件,当获取到受害人的微信号和登录密码以后,他会将这个账号和密码输入一个文档,然后这个文档会大量地发送干扰的、接收验证码的短信,致使受害人无法找回。

  当微信系统识别到账户存在“异地设备登录+高频验证码请求+密码修改记录”三重风险因素,将暂时冻结账户,号主也就是受害人将无法使用微信。

  事实上,对于受害人来说,一旦账号密码和手机号验证码无法登录,还可以拨打微信支付专线,按照人工客服指定的步骤,提供相关信息, 进行身份核验,并冻结账户。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好友申诉等方式来找回微信号。如果上述方式都失败,还可以 及时报警,进行人工解绑。然而,在该案涉及的受害者中,基本是未成年人,大多数都不会坚持找回微信账号。

  换绑被盗微信手机号

  模拟正常使用“养号”

  很多受害人暂时放弃找回微信,而犯罪嫌疑人则会将这些盗取来的微信登录在购买来的二手低端手机上。下一步,团伙成员就会 给被盗微信换绑手机号,然后就是犯罪链条的第二步——

  一旦换绑了手机号,除非报警,否则受害人将很难找回微信账号。之后,犯罪嫌疑人就会开始养号,每台手机只登录一个微信,每天就用骗来的微信账号刷刷视频,模拟正常使用的行为,如果收到了来自受害人亲友的消息,将不予理睬。

  换绑后的微信号通常需要养号7天左右,如果7天之后这个微信账号还能登录,那么就说明这个微信号彻底稳定下来了,接下来嫌疑人就会把账号交给窝点负责人, 通过境外软件统一批量出售给不法分子,微信号按注册年限分为月号、半年号和年号,价格依次为650、750和950元不等,买卖双方通过虚拟币进行交易。

  被盗微信号流入黑市

  受害人或成犯罪帮凶

  微信号人人都可以免费注册,为什么有人愿意花高价、大量购买别人使用过的微信号?这些微信号又能拿来做什么呢?

  邱广华:最常见的就是在电信网络诈骗过程中,诈骗分子利用这些购买来的他人名下的微信号实施电信诈骗,实际上他们这些犯罪行为,都是不断地在黑灰产犯罪中循环,就是用一种犯罪手段来供给另外一种犯罪手段。

  按照民警的解释,这些微信账号可能会被用于从事杀猪盘、网络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对于本案中的受害者来说,一旦自己的微信账号被骗走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自己是否要承担相应责任呢?

  邱广华:公安机关肯定会对这些通信工具溯源,号主如果是自己实名认证的,肯定公安机关会优先进行调查。如果号主存在一些主观故意,他可能涉嫌各类犯罪的共同犯罪。如果是被动、被迫将微信号的信息泄露,可以对其从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在有一些案、事件当中,他可能会因此承担一些民事赔偿责任。

  目前,涉案部分成员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警方提醒,不要轻信所谓的兼职活动,把自己的通信账号、银行账户等贩卖或者提供给他人。被卖出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微信账号,也可能是你的实名身份,你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网络黑灰产的帮凶。

  (总台央视记者 朱云 闫乃之 高媛)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塞内加尔总理松科

  • 云南虎跳峡:夏日旅游热度攀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2025-06-26 09:41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025-06-26 09:40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6月24日,“应急使命·2025”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力检验性演习在黑龙江省东宁市、河南省濮阳市等地举行。“源网荷储”应急供电中,国家电网运用新技术、设备,实现小型水电站“黑启动”“光伏+储能”协同供电,保障重点区域电力供应。
2025-06-25 09:24
研究团队通过发育表达分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在甜菜孢囊线虫早期寄生阶段鉴定出两个关键分泌效应蛋白——Hs28B03和Hs8H07。该研究首次发现,植物寄生线虫会“劫持”植物细胞的“垃圾处理系统”——泛素化系统来摧毁免疫。
2025-06-25 09:23
2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杨作仁研究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柳小庆研究员,合作创制了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
2025-06-25 09:22
“智慧光源大脑”是国内首个同步辐射人工智能数据解析平台,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同步辐射实验产生的海量复杂数据。
2025-06-24 09:4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半年,近日,有媒体采访多位科研人员,梳理新科普法落实效果。受访的多位科研人员表示,新科普法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025-06-24 04:50
6月初,依托东南大学共建的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6G广域低空覆盖的无蜂窝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赋能低空经济、数字能源、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有望催生千亿级产业链,助力南京打造“6G之城”。这是东南大学勇挑硬核科技创新大梁,支撑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5-06-24 05: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