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蓄得水深凭鱼跃,法润营商百业兴。近年来,蕉城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创新打造“123”工作法,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关经验做法入选2024年宁德市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
一中心直面难点
多元解纷更周全
近年来住建领域矛盾纠纷不断增加,为妥善化解此类纠纷,蕉城法院联合市住建局、建筑业协会、物业协会成立“e调中心工作站”,实行专班统筹、专项推进、专人进驻,完善住建领域涉建设工程、商品房买卖、物业服务等多元解纷机制,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涉住建领域纠纷310件。
蕉城法院e调中心建筑协会工作站、e调中心物业协会工作站揭牌成立
“感谢法官,这个结果我们很满意,不仅帮我们要回了项目款,还节省了诉讼成本。”在e调中心建筑协会工作站,随着一批建设工程系列纠纷的化解,案涉当事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宁德市某检测中心建设项目由某建设设计公司总包,交由某建设公司施工。施工过程中,某建设公司又将项目分包给24家分包商、供应商。因相关款项未及时结算或支付,其中5家先后起诉至法院。
法官在审理该5起案件时,发现还存在19起关联纠纷,鉴于案件事实清楚、诉求类似,在征求19家相关当事人同意后,承办法官邀请技术调查官参与,并联合特邀调解员,在e调中心建筑协会工作站一揽子成功化解该系列纠纷,切实让矛盾“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联合技术调查官、特邀调解员成功调解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系列案
双引擎加速驱动
法治供给更精准
通过资源融合、机制衔接、工作联动、优势叠加,打造“产权保护、破产出清”双引擎,厚植法治化营商环境沃土。
点燃产权保护引擎,助力创新发展
开辟知识产权纠纷化解“直通车”,会同司法、文旅、公安、市监等单位召开协同联席会议,积极探索法企互通、风险防控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机制。2024年以来,妥善化解特步、匹克、樱花卫厨、康美诺口腔等品牌知识产权纠纷114件。推行“示范判决+类案调解”机制,在受理12件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诉多家娱乐场所侵犯著作权人著作权益案件中,及时召集文体旅局、特邀调解员开展联合调解,引导9件类案当事人达成案外和解。
打造破产出清引擎,激活市场动能
会同政府办、发改局、工信局等单位召开破产案件府院联席会议,围绕近年来破产案件办理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交流会商。健全“执转破”案件移送机制,与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及各金融机构加强沟通联络,明确“执转破”案件条件,畅通审查通道。2024年以来,移送国字号债权人作为破产申请人的“执转破”案件31件,依法助力困境企业重生、推进“僵尸企业”出清。
召开破产案件府院联席会议
三赛道同向发力
司法服务更便捷
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特色,在联合共治、法治体检、科技赋能三赛道上同向发力,司法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有效提升。
联合共治解锁劳动争议化解新赛道
依托劳动争议诉非联动中心,拓展成立三都澳开发区职工法律服务基地、蕉城区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中心等3个协同平台,构建“法院+工会+人社+司法”劳动争议解纷网络。2024年以来,化解劳动争议348件,涉案金额447万元。
联合总工会、司法局、人社局等单位召开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推进会
法治体检解锁风险防控新赛道
联合市场监管、司法行政等部门,前往辖区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及“国鱼”产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通过现场参观、交流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企业司法需求16个,发出司法建议、法律风险提示等13份。针对大黄鱼产业产销链条、知识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问题,向海洋与渔业局发出加强大黄鱼特色重点产业法律风险防控的司法建议,获评2024年度全省法院优秀司法建议。
开展重点产业、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
科技赋能解锁智慧诉服新赛道
用好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开通司法服务企业线上直通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增设“司法助兴主导产业”服务端口,及时回应企业或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通过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助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