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调解技能“满格充电”
厦门中院特邀调解培训!
干货满满!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贯彻“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更好地落实最高法院关于开展先行调解的工作部署,4月27日,厦门中院召开 特邀调解培训交流会,聚焦新时代调解工作要求,分享调解技巧与经验,通过法律实务讲解、多元解纷案例学习等方式,为调解队伍注入新的专业动能。
——培训赋能——
开场致辞明任务
“调解是一种最广泛、最普及、最便捷的法律服务,每调解一起纠纷,就赢得一次民心。”
厦门中院立案一庭庭长王绮充分肯定厦门法院从“无讼社区”创建活动,到开展诉非联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等取得的成效,对特邀调解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感谢,并期望特邀调解队伍再接再厉,继续为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厦门基层治理水平、构建美好和谐社会献智出力。
实务赋能提能力
四级高级法官李婧雯立足司法实践,以《解锁“非诉解纷密码”——司法裁判思维在调解实务中的转化应用》为题进行授课。
通过具体案例,讲授如何运用倾听、共情、引导等技巧,建立与当事人之间的信任,掌握谈判的策略和方法,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寻求最优解决方案;
通过解读司法确认的相关规定和解析法院在实务中的审查要点,引导规范制作调解协议和正确导入司法程序;
通过分析小额诉讼的优势,鼓励调解员引导当事人适用小额诉讼程序解决纠纷。
针对婚姻家庭纠纷、合同纠纷、损害赔偿责任纠纷、邻里纠纷、劳动争议等常见纠纷提供多样调解思路,阐述如何准确把握案件争议焦点,实现纠纷的有效化解。
总结要求优作风
王绮庭长总结前期特邀调解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合法院的重点工作,提出:
一要始终坚持调解自愿合法原则
通过诉讼风险评估、案例示范、情绪疏导等方式做好释明引导,把握好节奏,让当事人自愿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来,自觉履行调解协议。
二要做好与其他程序的衔接
引导、指导当事人适用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准确、完整记录当事人无争议事实,助力后续审理工作。引导当事人主动履行、当场履行调解协议,对于不能当场履行的,要及时跟进督促当事人的履行情况。
三要加强自身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约束
熟练掌握《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等核心法律,不断以“典型案例+法条解读”提升法律应用能力,多揣摩、掌握多元化调解方法,探索创新调解思维和模式,并时刻注意职业道德约束,做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会后,中院法官就调解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下一步,厦门中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秉承“抓前端、治未病”理念,进一步抓好抓实先行调解、示范文本推广、参与综治中心运行等重点工作,筑牢调解第一道防线根基,为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立案一庭
出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