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北京4月21日讯 记者蔡长春 杜洋 最高人民法院4月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法院2024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情况。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介绍,2024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53万件(其中一审47.99万件),审结54万余件(其中一审49.41万件),结案数、审限内结案率平稳上升,案—件比及上诉率、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比、申诉申请再审率等各项指标均趋优,审判质效持续提升。
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机构建设。全国地方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达30个,具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达558家,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持续优化。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6年来,审结技术类知识产权上诉案件近两万件,涉战略性新兴产业案件数量和占比逐年攀升,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改革成效逐步突显。深入推进“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有序开展试点工作,全国共有25个高院、242个中院和287个基层法院实行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
有效发挥案例指导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专题典型案例,及时总结相关领域司法裁判规则。加大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案例推送力度,推动相关裁判规则健全统一。积极利用法答网平台指导实践,推进“库网融合”,促进答疑成果转化。截至2024年底,围绕知识产权审判,入库案例达到772件,完成法答网答问7000余条,形成精品答问207条。
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2024年,全国法院新收一审涉外知识产权案件8252件,人民法院公平公正审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结合影响性案件作出更多引领性司法裁判,彰显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最高人民法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举办知识产权司法国际研讨会,积极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召开的国际会议,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贡献中国司法智慧。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法律与条约数据库推荐66件中国知识产权案例,加快推进数据库案例更新录入及典型案例集编辑工作,用司法案例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法治故事。
此外,会上还发布了“mRNA骨关节炎药物”发明专利权权属案、房地产领域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剧透”游戏未公开角色侵害商业秘密案等8件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裁判规则,彰显了司法裁判对行业发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