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直播间拆盲盒背后隐藏哪些消费陷阱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直播间拆盲盒背后隐藏哪些消费陷阱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5-04-11 13:20

  直播间拆盲盒背后隐藏哪些消费陷阱

  拆盒过程疑点重重 中奖者疑似内定

  直播间里,主播开盲盒时的欢呼声、铃铛声与观众满屏的“欧气满满”相互呼应(编者注:欧气满满为网络热词,表示运气或财气非常好),随之带来的是盲盒销量的噌噌上涨。眼下,拆盲盒已经从线下体验演变为直播间的新型消费模式。这场看似热闹的消费狂欢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陷阱。

  消费者直言有“赌徒心理”

  盲盒代拆直播从去年开始在网上火爆。这种盲盒+游戏的方式衍生出的不确定性和游戏性,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成为不少人闲暇之余释放压力的新选择。

  “一般是通过玩游戏来买。只要决定买,根本就停不下来。”近日,消费者小杨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在近几个月沉迷于各大直播间,通过大鱼吃小鱼或者猜数字等游戏来购买盲盒,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便花费了4万元购入各色盲盒。

  “看别人都特别能‘欧’,觉得自己也可以。不够‘欧’,肯定是自己买得不够多。有种赌徒心理。”小杨表示。

  偷梁换柱紫色盲盒秒变黄色

  在直播场景下,代拆主播充当着消费者屏幕内的“手”,选择拆开哪个盲盒或者选择哪种玩法,看上去都是消费者自主决定的。然而,近来主播直播间代拆这一行为也频繁遭到消费者质疑。

  北青报记者发现,不少网友曾在社交平台曝光某些直播间在盲盒销售时存在暗箱操作。一位网友提供的录屏画面中,主播打开盲盒瞬间,镜头边缘清晰地拍到包装紫色的一角。但是紧接着,主播盲盒移出镜头。几秒钟后,展示在观众眼前的,竟变成了一个黄色包装的盲盒,整个过程疑点重重。

  此外,还有消费者表示,在直播间看到的展示盲盒确实是正品,实际收到的盲盒却是“一眼假”,但因为盲盒的属性,想要维权却很难。

  每轮游戏抽奖都抽中同一个人

  除了直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调包”现象,稀有盲盒获得者的身份,同样饱受网友质疑。

  此前网友发布的爆料录屏画面显示,直播间在线人数仅30人左右,中奖名单上某款盲盒获得者“Y”本不在直播间,却在主播喊出中奖号码之后突然出现在直播间发了句“我的”。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一位网友在某直播间看了一个多小时,发现每一轮游戏抽奖都会抽中同一个人。被抽中的人从不参与直播间互动,理论上不具备抽奖资格。而且,这人中奖之后就会离开直播间。在发现这些端倪后,网友第一时间询问主播,却被拉黑。

  饥饿营销让消费者有了“紧迫感”

  直播盲盒的销售模式,通常以“限量发售”“限时抢购”等由头,让消费者有了“紧迫感”。比如,有的直播间称该类盲盒“已被锁定”,如果不赶上这一批,只能去他人手中花更高的价格购入。

  但这些盲盒是否真的是供不应求?北青报记者在某直播间发现被主播声称“售罄”的某款盲盒,在一段时间后,却被其他消费者抽出。然而主播并没有提醒该盲盒已售罄,而是正常达成了交易。

  不仅如此,直播间还会设置各类游戏,让盲盒代抽有了“欧气”加成。例如累计购买积分可以换某款盲盒;拆出特定款式后可以免费加拆或叠加兑换新的款式等。但事实上,这些都是“可控”的。曾在盲盒直播间担任助手的小美透露,仅下一单就中奖的情况,几乎就是虚假订单。哪些单子能被抽到,直播间是可以控制的。

  ·提醒·

  参与盲盒代拆应多留证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盲盒经营者已充分告知提示,并经消费者单次购买时确认,则以互联网形式销售的盲盒商品拆封后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但如果购买的盲盒商品存在质量不过关、虚假宣传或以次充好等问题,可以直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经营者进行退换。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罗春利律师表示,商家故意虚假宣传盲盒内容物,声称盲盒中会有高价值或特定商品,但实际根本不存在;或者刻意操纵盲盒抽取概率,使消费者难以获得宣传中的商品,误导消费者购买,这种情况下就涉嫌诈骗。他表示,若消费者怀疑遭遇拆盲盒诈骗,应保留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宣传资料等,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帮助。

  本组文/本报记者张鑫实习生陈冰莹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主席在阿斯塔纳的精彩瞬间

  •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