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植树节特辑 | 司法 “种” 出新希望
首页> 法治频道 > 正文

植树节特辑 | 司法 “种” 出新希望

来源:厦门中院2025-03-13 15:11

  司法利剑护绿意

  创新之树正参天

  “3·12”植树节是一个象征生命、希望与未来的日子。这个植树节,让我们见证知识产权与绿色未来共舞……

  厦门知识产权法庭跨域集中管辖厦门、漳州、龙岩植物新品种相关侵权纠纷,近年来共受理此类纠纷57件,涉及胡萝卜(莎卡达七寸)、玉米(942Ymgb20)等主要粮食作物,钦蜜9号、桔柚(阳光1号)、柑桔(川津1号)等水果作物,还有夏日七心茶花、红掌等观赏类花卉。

  重拳出击净化种业市场

  良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厦门知识产权法庭充分发挥“三合一”审判改革试点优势,持续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等案件办理力度,让侵权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到了丰收时节,我们看到收成寥寥无几,真是让人欲哭无泪啊!”

  农民姚某

  说起假种子,农民姚某可有一肚子话要说。姚某满心欢喜地向被告人龚某购买了种子,但种子长成后的胡萝卜,无论是外观性状还是口味都与预想中“莎卡达七寸”(闽南俗称“316”)差距甚远,这让他起了疑心。

  经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进行田间鉴定后发现,姚某种植的品种与“莎卡达七寸”品种差异显著,系种植了假冒伪劣种子

  问

  假种子从哪来的?

  厦门法院在审理时发现,受骗上当的不只有姚某一人,龚某所售卖的假种子已经在厦、漳、泉、莆4地10余个种植基地悄悄蔓延开,种植面积居然达到了400多亩

  面对被告人龚某拒不认罪,以及农产品物证易毁坏、季节更换田间损失鉴定难、种子与种植产品同一性不易认定等难题,厦门法院经过抽丝剥茧,最终判决被告人龚某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80万元,同时禁止龚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三年内从事与种子生产、经营相关职业,并将其违法所得追缴发还受害农民,挽回了受害农户的损失。

  严格保护,促进种业技术发展

  一颗种子凝聚着育种人几年甚至几十年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但育种人的维权之路却走得格外艰难。为积极有效解决权利人的举证难题,早在2019年,厦门知识产权法庭即聘任18名知识产权审判咨询专家,其中包括农林种苗专业的专家。

  在2021年建立兼职技术调查官库,结合证据保全、基因分子检测等各类手段,加大技术事实查明力度,并通过现场勘验丈量土地、清点植株数、枝条取样等及时固定、获取和保存证据,降低权利人的举证难度。在一起植物新品种案件中,对伪造品种权证书的不诚信行为处以10万元罚款。

  在原告某甲柑桔公司与被告某乙农业公司植物新品种临时保护期使用费纠纷和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一案中,某甲柑桔公司是“川津1号”柑橘新品种权人,某乙农业公司在该品种临时保护期内,未经许可,在其抖音官方账号发布多个柑橘视频并使用品种权名称,在微信朋友圈进行售卖。

  厦门法院基于被诉侵权品种繁殖材料使用的名称与授权品种名称相同、侵权人自认嫁接、检验报告及行政处罚内容,对侵权人在植物新品种授权前后的持续侵权行为合并审理,依法确定相关责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该案例入选福建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

  协同保护,提升整体保护合力

  面对种业侵权案件追溯难、取证难、查处难等问题,厦门知识产权法庭依托协同中心构建“司法+行政+X”保护机制,委托具有种业技术背景的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建立健全与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线索通报、定期会商、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推进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有效衔接。

  近期,厦门知识产权法庭集中受理了涉及某园艺开发有限公司与漳平市某花农侵害茶花新品种权纠纷系列案件。

  法庭联合漳州、龙岩当地行政机关、花协等,实地走访植物新品种权案件多发的种植基地,通过巡回审判、就地调解等方式,实质促成纠纷在前端就地化解。

  而另一起涉及“安祖敦代尔”红掌新品种权的案件,则在厦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调解下,在立案后短短30日内,促使侵权人停止侵权并赔偿了相关损失,及时制止了权利人损失的扩大。

  这个植树节

  我们见证的不仅是新苗破土

  更是育“法”之苗

  让司法为创新之树构筑法治年轮

  供稿:知产庭

  出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融媒体中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