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
在贵州省榕江县这片土地上,足球一直是村民们热爱的运动。
走进二月的榕江,尽管春寒料峭,但“村超”热度丝毫未减。此刻,一场村超预选赛正在进行。
自2023年贵州“村超”火爆出圈以来,全国各地游客来到榕江,体验赛事氛围,领略民族风情,引发全民关注。
“村超”不只是一场简单的草根足球赛,更是一股强劲的力量,持续助推乡村振兴,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模式。
近年来,榕江推动执法行为规范化,优化游客服务体验,主动服务保障“村超”赛事,全力维护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依托各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利用‘榕易谈’‘院坝会’等形式,全方位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活动,积极教育引导群众尊法守法,文明观赛。”榕江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日前在榕江采访中了解到,榕江针对“村超”赛事,围绕信访、维稳、反诈、禁毒、禁赌、消防、道路安全等法律法规进行多形式宣传,设立“村超”公共法律服务室,对各类纠纷和投诉进行扁平式调度和一站式调处,在第一时间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化解。
另外,榕江还对民宿、夜市摊贩、道路交通等开展柔性执法,联合开展赛事安保和秩序维护等投入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村超”依法办赛、运动员规范参赛、群众游客文明观赛的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以法治方式护航“村超”行稳致远。
榕江县共有16个民族,其中苗、侗、水、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9%,有侗族大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榕江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底蕴,探索将非遗传承与法治宣传深度融合,形成少数民族民歌普法新模式,切实提升法治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榕江县少数民族民歌普法项目荣获全省第二批法治政府示范创建项目。
“民歌普法经过多年实践,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理念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浓厚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符合群众实际需求的法治创新治理新模式。”榕江县古州镇古榕社区村干部吴平忠说。
记者了解到,榕江县通过组建法治文艺宣传队、选聘一批当地有名歌师、歌手担任“民歌普法调解员”,设立民歌普法调解联系点,创建了“民歌学堂”和“民歌普法”教育基地,有效拓展“民歌普法”辐射面,增强普法宣传的时效性。民歌普法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可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榕江经验。
近年来,贵州将网络法治建设纳入全面依法治省重要内容,一体推进网络立法、普法、法律实施和网络法治研究等工作,以良法善治护航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