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文明观影行为影响上百观众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不文明观影行为影响上百观众

来源:法治日报2025-02-10 09:30

漫画/高岳

  大声喧哗讨论剧情 接听电话频繁走动 偷录片段亮屏晃眼

  不文明观影行为影响上百观众

  本报记者 赵丽

  本报实习生 冯越

  蛇年春节的大年初一,影院不文明行为登上热搜榜首—— 一对母子在电影院观影时因嫌弃座位视线不佳,强行霸占他人座位。据在场观众透露,上百人因此被迫退票,涉事母子最终被警方带走。事后,电影院工作人员表示,警方已介入处理,票价全部退还给顾客。工作人员称,涉事母子的座位位于侧面,因嫌弃视线不好,“非要坐人家中间的位置,随后发生口角”“他们根本不听劝阻,甚至还动手打了工作人员”。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和观影人群的扩大,影院内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观影时大声喧哗、讨论剧情、接听电话、频繁走动、踢椅背、抢占座位、乱扔垃圾、进食气味大的食物、偷偷用摄录设备录制影片片段……

  受访专家指出,这些不文明行为折射出一些观众个人素养、社会公德教育以及影院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亟须观众增强自律意识、提高对文明观影的认知、互相监督提醒,影院层面要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服务管理、加强现场巡查、提供便民服务,社会层面应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文明观影的理念和重要性,传播文明观影的正能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营造文明观影的社会氛围。

  不文明观影频出现

  吐槽多与手机有关

  “花182元买了3张票,全被没素质的一家人破坏了。电影开始后,后排四五岁的小孩一直在说话。大过年的,我本想忍忍算了,结果他又开始踢我的椅背,电影都快结束了还在踢。”今年春节在广东过年的刘先生向记者吐槽自己的观影经历。

  忍无可忍的刘先生数次转身提醒小孩不要踢椅背,家长却以“小孩子不懂事”为由搪塞,还建议他去私人影院观影。更令他气愤的是,对方还用力推了他的椅子。

  在福建观影的钱女士也遭遇了类似情况。“2小时的电影,后排的一对情侣聊了1小时50分钟的天。善意提醒无效后,他们还报复性地一直踹我的椅子。”钱女士说。

  在辽宁观影的陈女士则遭遇了影院盗摄现象。“有观影者从头到尾拍了几十个小视频,手机屏幕亮晃晃地举着拍摄,起码拍了几十分钟,既缺乏法治意识又缺乏道德修养,既不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影响其他观众观感。”陈女士说。

  曾在多地电影院工作过的郭凯向记者介绍其遇到过的“奇葩”现象:有人非要带炸串、臭豆腐等气味浓郁的食物进场;有人偷偷在影厅里抽烟;有人买了A影片的票,看了一半跑到B影片去看,被发现后还理直气壮地说A影片不好看;动画电影放映时,家长看得津津有味或呼呼大睡,完全不管孩子早已跑出影厅,在大厅和前台“爬行”;自己迟到赶不上电影,打电话要求影院晚点放映……

  记者采访多名观影人发现,玩手机、发语音聊微信、孩子大声喧哗吵闹、脱鞋或踩别人椅背、频繁进出影厅等行为是比较常见的不文明观影行为。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叶刚注意到,春节期间影院不文明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类:

  霸座行为:部分观众在购票后,不按照票面座位就座,强行占用他人座位;

  吵闹喧哗:在观影过程中,有些观众高谈阔论、随意聊天、接打电话,完全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

  屏摄行为:有的观众在影院内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且此类盗摄行为屡禁不止,一些观众还会将屏摄内容发布到社交平台上;

  不文明饮食行为:有的观众在观影时食用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榴莲、炸鸡、酸辣粉等,影响其他观众的体验,还有观众将瓜子壳、口香糖随地乱扔,影响影厅卫生环境。

  去年,国家大剧院、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北京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等联合主办的“文明观演在行动”显示,不文明观演现象始终没有绝迹,部分观众置演出公约于不顾,或迟到早退,或大声喧哗,或肆意吃东西,或在演出期间拍照录像。在多种不文明观演行为中,与手机相关的吐槽最为集中。

  违法成本低难震慑

  管理机制亟须优化

  王叶刚发现,随着电影市场的发展和观影人群的扩大,影院不文明行为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形式多样化:从传统的占座、喧哗,到屏摄、不文明饮食,不文明行为的形式多样化;

  频率变高:随着文化消费增长,春节期间影院观影人数增多,不文明行为的数量也在增加;

  愈发引发社会关注:这些不文明行为频上热搜,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反映出大众对文明观影愈发重视。

  郭凯告诉记者:“每次电影入场时,我们都会有专人提醒文明观影规范,比如不要带刺激性食物、不要大声喧哗、爱护环境等,但这些不文明行为仍然时有发生。”

  他还提及一起由不文明观影行为引发的冲突事件:“当时的情况是两对情侣坐前后排,后排的男士踩踏前排座椅,两人都是年轻男士,在女朋友面前顾及面子,逐渐从口角冲突演变成肢体冲突,最后我们不得不报警,由警方出面解决。”

  受访专家指出,不文明观影行为频上热搜,折射出社会文明建设与文娱消费增长之间的错位。当电影市场的票房增速扩张时,此类热搜信息也提醒公众冷静审视文化消费背后的文明缺口。

  以上述影院霸座事件为例,王叶刚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违法成本与威慑力不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霸座行为通常仅面临罚款或短期拘留,无法重罚,较低的违法成本难以对藐视规则的群体形成有效震慑。

  其次,部分观众缺乏契约精神、公共意识。购票观影本质是观众与影院的服务合同关系,按照电影票记载的座位观影是合同的重要内容。霸座者既漠视公共规则,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秩序之上,也缺乏契约精神,违反了其与影院之间的合同关系。

  此外,影院也缺乏相应的应急机制。影院霸座事件导致300多人观影受到影响,说明该影院的应急处理机制不够完善,出现紧急状况时管理人员不能在最短时间采取有效防范举措以减少损失,导致场面一度失控。

  “影院霸座行为通常仅面临罚款或短期拘留,违法成本低,震慑不足;对摄屏等行为虽有版权法的约束,但实际执法中侵权追责难度高。当前,影院并未建立类似高铁‘黑名单’信用惩戒体系,不文明行为者仍可自由购票,缺少惩戒力度。”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黄忠说,在技术层面,影院内的监控可能有盲区,不能全面、准确、及时地捕捉到影厅内的不文明行为,让不文明行为者抱有侥幸心理,也给影院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处罚标准有待加强

  善用技术强化管理

  记者注意到,为规范观影行为,不少地区的影院利用技术赋能秩序重构,在空间设计上进行文明引导,通过空间语言规范行为边界。

  比如,上海部分影院对“静音观影舱”进行试点,以满足不同观影人群的差异化需求。浙江杭州正在进行“文明观影分”试点,累计扣分达上限者将限制购票。江苏常州发布了2025年度法治影院项目,通过法治主题影厅、法律咨询活动提升观众法治意识、文明意识。

  “韩国某影院采用智能监控技术措施后,观影投诉下降52%,说明技术手段对于及时发现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观众的观影体验。”王叶刚说,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对影院内的观众行为进行实时分析和识别,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仅能够准确判断出诸如喧哗、打闹、霸座等不文明行为,还可以直接提醒违规观众,并在行为发生的初期进行预警,有助于维护影院的秩序,减少因座位问题引发的纠纷,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对不文明行为的威慑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受访专家指出,对于不文明观影行为,相关法律规定需要细致完善,行为界定和处罚标准有待明确。

  王叶刚建议推动专项立法,避免引用法律依据碎片化,明确霸座、吵闹等常见不文明行为的处罚标准,量化“情节严重”的程度。比如造成退票人数达100人以上或经济损失超5000元,提升执法的可操作性。在管理层面,可以强化AI技术赋能,尝试引入AI行为识别技术,实时监测霸座、盗摄等不文明行为,并及时发出警告信号。

  “推行典型法律案例指导制、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的建议值得尝试。一方面,定期整理发布不文明观影的法律案例,为后续执法部门提供参考,帮助执法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法律,有利于统一类似行为的执法尺度。”王叶刚说,公众通过了解这些案例,能更直观地认识到不文明行为的法律后果,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

  受访专家认为在管理方式上,影院还应考虑建立更加严谨的惩戒机制。

  “将有不文明行为的观众纳入‘黑名单’,实现不同影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可以对违规者形成较大约束和较强震慑,从而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此外,影院可以识别和管理存在不良记录的观众,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但在‘黑名单’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避免不当侵害个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需谨慎考虑‘黑名单’的录入标准和时长等问题,确保机制的合法性。”王叶刚说。

  他认为,影院需提升管理能力,利用新技术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其处理突发不文明事件的能力与沟通技巧,确保能及时、妥善解决问题。观众也要增强自律意识,自觉遵守观影礼仪,摒弃不文明行为习惯。电影行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对影院和从业者进行监督,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黄忠提到,文化引导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行为,在电影放映前进行简短直接的仪式化教育,如播放文明观影的公益广告等,可以引起观众对公共规则的重视,营造文明观影、互相监督的氛围,让观众在心理上做好文明观影的准备。

  “文明观影的核心在于分享与互动。在影院这个共同的艺术空间中,公众能够更高效地体验到彼此的存在。唯有在这种共享的艺术氛围中,才能完成现代公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期待通过智慧、合理的管理手段,能够让观影的重任落回每个责任观众的肩上,为每一位喜欢电影的人创造更美好的观影经历。”黄忠说。(法治日报)

[ 责编:刁慈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彻夜搜救

  • 节后电影市场持续火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近日,深度求索(DeepSeek)旗下DeepSeek-R1、V3、Coder等全系列大模型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为促进超算算力一体化运营、打造国家算力底座,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去年4月正式上线,覆盖科学计算、工业仿真、人工智能(AI)模型训练等各个领域。
2025-02-10 10:11
当前AI(人工智能)正在逐渐改变世界,成为政府决策、医疗干预、金融交易、司法审议、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2025-02-10 09:28
张学勇介绍,科研人员挑选了17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对它们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进行从头“组装”,最终得到了高质量的基因组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将推动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研究迈入大数据时代,加快重要基因的挖掘与利用。
2025-02-10 10:04
很多人说睡前吃宵夜不好,最常说的理由就是会长胖。其实,长胖跟吃夜宵本身并没有很大关系。
2025-02-08 10:16
冬日暖阳下,搭乘摇橹船泛舟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道如巷,河汊如网,如入画境。
2025-02-08 10:14
该研究团队就如何度量全球尺度土壤水分站点空间代表性、如何表述地面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又如何影响站点的代表性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他们提出了新指标“站点相似面积比”,该新指标的优势在于不仅考虑了卫星像素内环境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还考虑了站点的下垫面情况。
2025-02-08 10:04
在山东省邹城市,有着百年传承历史的非遗——火虎表演,也以全新面貌迎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春节期间,天津游客孙先生来到河南省开封府景区,沉浸式体验开封市首个全息侦探剧目《闸口盘车案》表演。
2025-02-08 09:58
托卡马克最初是由苏联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齐莫维齐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是一种利用磁场约束带电粒子来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
2025-02-08 09:22
踩着“咯吱、咯吱”作响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时不时俯下身子仔细查看。大年初三中午,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部管道工程师胡毅正和同事沿着线路做检查。
2025-02-07 09:29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海拔2827米,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西南丽江卫星数据接收站(以下简称丽江站)就坐落于此。唐梦月之前一直在北京密云卫星数据接收站工作,2023年7月,他主动请缨支援建设,从北京来到了丽江。
2025-02-07 10:07
记者从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完成国土绿化任务超1亿亩,包括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其中,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3683万亩。
2025-02-07 10:04
此地坐落着我国单体容量最大的“沙戈荒”光伏项目——中国绿发集团所属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中绿电”)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春节假期,担任新疆中绿电若羌区域运检中心副经理的郭晓阳,选择坚守在项目现场。
2025-02-07 09:59
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陈维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绿色可持续废弃物回收管理策略,能够同时实现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锂资源回收和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物的捕获和转化。
2025-02-07 09:58
构建“教育-认证-就业-成长”的全链条生态,让每个飞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升空航道”。
2025-02-06 14:23
松下的重组绝非简单的业务收缩,而是日本制造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一次战略校准。
2025-02-06 13:20
该奖项是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医学的最高奖,设立34年以来,这是亚洲科学家第一次获奖。
2025-02-07 09:52
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在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2025-02-06 09: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