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垃圾放在自家门口,违法吗?
首页> 法治频道> 案件快递 > 正文

垃圾放在自家门口,违法吗?

来源:北京晚报2025-02-08 09:48

  新闻聚焦

  垃圾袋扔门口 既占道又熏人

  “垃圾袋一放就是一天,有时候两天才扔一回,两家挨得这么近,看着真闹心!”家住通州东方生活小区的陈先生午饭后出门时,看到邻居家门口扔着一袋垃圾,等他晚上回家时,发现不仅那袋垃圾原封未动,而且旁边又多出了一袋,令他恼火不已。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朝阳东会新村小区2号楼。该楼一共有5个单元门,记者在3个单元门的楼道内都发现了垃圾堆放情况。在一家住户门前,记者看到一个黑色垃圾袋被扔在地上,袋子很薄,其中一个角破了个洞,露出了里面的烂菜叶,周围还散落着瓜子壳和烟头。在另一家住户门前,只见一个鼓鼓囊囊的外卖袋子被丢在楼道中间,把本就不宽敞的楼梯口占去了大半,散发出的酸臭味隔老远就能闻到。

  记者走访多个小区发现,一些住户对“把生活垃圾随手放门口”不以为然,有的甚至在扔垃圾袋的位置摆放垫子,时间一长上面遍布污渍;还有的干脆在门口放个泡沫箱,几袋垃圾攒着一起扔。这些做法让周围邻居烦心又无奈。

  社区探索

  楼道干净又清爽 带动住户改习惯

  在丰台西罗园街道鑫福里社区,以前常有居民把生活垃圾放门口,如今经过社区、物业、保洁多方努力,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我们小区有3栋高楼、2栋矮楼,矮楼里没有电梯,有些居民不愿意上下楼折腾,就先把垃圾放在门口。”该社区党务专职工作人员宋卫杰说,有一个高层住户将垃圾放在门口,但下楼时间又不固定,引得邻居大为不满。社区积极和这个住户进行了沟通。“他说只是临时存放,不明白为啥会引来这么大意见。我们就做了大量的说服解释工作。”宋卫杰说,社工给居民讲解了在家门口堆放垃圾的危害和相关法律法规,而且在这个住户不方便时,社工、物业和保洁人员还多次上门帮忙带走垃圾。慢慢地,这个住户再也没有在家门口放过垃圾。去年夏天,住在矮楼对门的两户也因为扔垃圾问题闹僵。社区赶紧在楼道里张贴相关规定,并挨家挨户提醒,倡导所有居民清理门口杂物。大约两周后,楼道内变得干净又清爽。当事住户深受触动,也改掉了此前的做法。

  针对住在老旧小区的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居民,一些小区也想出了解决办法。每天下午4时,通州梨园镇万盛北里社区的工作人员和物业人员都会安排专人到几位高龄老人的家中,帮忙扔垃圾。海淀曙光街道望塔园社区望福园小区的几位高龄老人,每天晚上7时会把垃圾放到门口,由准时上门的社区志愿者帮忙扔掉。这些暖心服务受到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本报记者张雪

  今日我主持

  主持人:秦秀玲

  随着各小区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垃圾分类投放点都设置得环保又便利,居民扔垃圾不再是问题。但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仍有些人家喜欢先把垃圾袋丢在门口,等出门时再拿走。殊不知这样一来,影响了楼道通行和环境卫生不说,还时常弄得邻里关系紧张,相关的吐槽在社交平台上频频出现。生活垃圾暂时放在家门口是否合适?邻居总是把垃圾袋扔在门口该怎么办?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各方声音。

  各有说法

  支持

  住在顶层没法随时扔

  “我家住在6层,楼里没有电梯,难道为扔垃圾,我要一天上下楼好几趟?又不是不扔,就是临时放一下。”王女士家住和平里一个老旧小区的顶层,她每天晚上八九点钟会把生活垃圾收拾好,放到家门口,第二天早上出门时再扔掉,“我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利索,上下楼很不方便。每次我都把垃圾袋收拾干净,袋口也扎紧,没有弄脏过楼道,邻居也从来没有说过什么。这种小事没必要太苛刻。”

  居民周女士也支持在家门口临时放会儿垃圾袋或其他物品,“我喜欢网购,时不时会接到快递,像泡沫箱、纸壳箱、气泡膜等外包装,我习惯先放在门口不影响走道的角落,到时候再一起拿出去,否则一趟趟出门太麻烦了!”

  门前区域自家说了算

  记者在朝阳东会新村小区走访时,正好看到一名男子开门将一袋垃圾放到了门口,他对记者的提问很是不解:“只是放在自家门前,又没丢到别人家门口,这有啥不合适的?”他还指着地上的垫子说,家门口是私人区域,可以放置物品,他家担心流出汤汁,还特意铺了垫子,把垃圾袋搁在上面,等下楼时再拎走;垫子周围也会定期打扫,并没有影响楼道卫生。“那么点儿垃圾,又没有发臭什么的,家家户户不都这样?”

  记者看到,这户居民家门口还放着笤帚和编织袋,旁边的住户门口也放着塑料桶。由于大家各占了一块“地盘”,整个楼道显得十分局促,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反对

  楼道内时常弥漫异味

  “家门口摆个垃圾袋,冬天还好说,夏天那味道真是一言难尽。”居民张先生极其反对将垃圾袋放在家门口。有段时间,他家新搬来的邻居就喜欢在家门口放生活垃圾,尤其是猫砂,导致楼道里经常有异味。“有一次还洒了点儿汤,弄得地上黏糊糊的,物业来清理过,过了好几天还能闻见一股怪味。”他说,在楼道里放垃圾,不仅有异味,还会招来蚊虫、苍蝇,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后来我忍不住了,在他家门口贴了张纸条,提醒他们不要在家门口堆放垃圾,从那以后就没再见过他家有这种行为了。”

  隐患不少且影响出行

  “开门就看见一袋垃圾,实在有点触霉头。”居民李女士说,楼道是公共区域,在楼道里堆放生活垃圾,是一种占用公共空间的行为,侵犯了其他邻居的权利,既有碍观瞻又影响走道。“如果觉得垃圾袋包得很干净,完全可以放在自己家里,为什么非要搁在楼道里呢?更何况有的人家经常好几天不拿走。”

  居民韩女士对邻居家的这种做法也不满意,但碍于双方低头不见抬头见,不好意思进行劝阻。“生活垃圾放在楼道里,很不卫生,可大家平时关系不错,见面就打招呼,难道要为了一袋垃圾弄生分了?”她无奈地说,有时自己下楼还会顺手帮忙拎走,“远亲不如近邻,最好大家能互相体谅,都自觉将垃圾带到楼下。”

  专家

  占用公共空间已侵权

  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律师彭艳军表示,按照《民法典》规定,楼道属于公共区域,由全体业主共同享有。住户门前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范畴内,通常也属于公共区域,具有公共性和共享性。因此,在楼道内堆放垃圾杂物,是占用公共空间的侵权行为,侵犯了其他业主的道路通行权,既不道德也涉嫌违法。

  彭艳军说,在楼道内堆放垃圾杂物涉嫌违法绝非危言耸听。《消防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如果造成影响逃生等严重后果,还涉嫌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物业应积极出面干预

  针对一些住户不听劝阻坚持在门口堆放垃圾的行为,彭艳军认为物业服务企业应该积极出面进行干预。《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对于管理区域内违反环保等方面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进行制止,并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因此,当小区内出现乱扔垃圾的情况时,物业服务企业有责任进行干预,维护小区的公共卫生和环境秩序。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业主也应当配合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执行政府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本报记者张雪

  网友热议

  “垃圾放门口,对于一梯一户的人家来说无所谓,但如果一梯多户就要考虑邻居的感受了,不能光想着自己方便。”——瘦是动词

  “我家垃圾最多在门口停留一个小时,即使大冬天也要换衣服下楼去扔掉,坚决不能过夜,容易滋生细菌。”——大猫儿乐悠悠

  “生活垃圾不可以放门口,因为楼道是公共空间,不能怕自己家里臭就去污染别人。”——谢宜臻-ageloc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举行

  • 扎根山村的“姐妹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