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空中指挥驾考!警方破获利用无人机驾考作弊案
首页> 法治频道> 滚动大图 > 正文

空中指挥驾考!警方破获利用无人机驾考作弊案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1-21 13:19

  中新网1月21日电 据兰州公安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组织驾驶人科目二考试中,成功侦破1起利用无人机进行考试作弊的案件。

  2024年8月15日,兰州市裕华金苹果机动车考场内,科目二考试正在有序进行。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驻场民警在对考生杨某的音视频监控进行巡检时,敏锐地捕捉到考试车内传来异常声响。察觉情况有异,民警迅速带领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民警发现考场的上空有一架无人机正在盘旋,且在发现异常后迅速飞离。秉持着不放过任何可疑线索的原则,民警立即对杨某的考试车辆进行检查,当场查获了杨某用于作弊的相关电子设备。

作弊使用的无人机。图片来源:兰州公安微信公众号

  面对民警的询问和现场证据,因驾考作弊行为败露的杨某,在民警现场调查并进行法律宣传后,如实交代了自己伙同他人利用无人机在场外遥控指挥、通过无线音频传输设备协助考试作弊的违法事实。

  经杨某供述,此次作弊过程经过了精心策划。犯罪嫌疑人李某钊提前对考场的地形、信号传输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勘察,选择了一款隐蔽性较好且飞行稳定的无人机作为作弊工具。该无人机配备了高清摄像头和高性能的无线信号传输设备,能够清晰地拍摄到考试车辆的情况,并将实时画面传输到考场外李某钊的操作设备上。

  考试当天,李某钊在考场外一处较为隐蔽的位置操控无人机,让无人机在杨某驾驶的考试车辆上空保持一定高度盘旋。李某钊通过无人机传输回来的画面,密切关注着杨某的考试情况。一旦发现杨某在考试中遇到操作难题,他便立即通过无线音频传输设备,利用事先约定好的语音指令,指挥杨某进行相应的操作。

  为了确保作弊过程不被发现,李某钊还对无人机的飞行路线进行了精心规划,尽量避开考场内的监控摄像头。同时,他对无线音频传输设备进行了特殊处理,将蓝牙接收器伪装成项链,让杨某佩戴在身上,麦粒耳机则藏匿于杨某耳中,这样的伪装使得作弊设备在外观上很难被察觉。通过这种方式,李某钊有偿向杨某提供作弊协助,非法获利1800元。

  2024年8月16日,榆中县公安局对李某钊涉嫌组织考试作弊案正式立案侦查。同日,犯罪嫌疑人李某钊被依法刑事拘留。8月29日,经榆中县人民检察院批准,李某钊被依法执行逮捕。目前,李某钊已被榆中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警方提示

  在参加机动车驾驶人考试时,切勿依靠任何作弊工具,绝对不要相信那些“交钱必过”“高科技手段包过”等所谓的便利途径。只有脚踏实地认真备考,凭真本事通过考核,才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申请人在考试过程中有贿赂、舞弊行为的,取消考试资格,已经通过考试的其他科目成绩无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千元以下罚款;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 责编:刁慈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

  • 佳节将至年味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加载更多